第253章 洪灾破局

侍卫再次重复了一遍,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

林羽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洪灾对于刚刚有所起色的元朝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之前的改革成果可能会毁于一旦,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林羽立刻召集刘秉忠、赵雪等人商议对策。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焦急,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赵雪秀眉紧蹙,眼中满是担忧,率先说道:

“洪灾之害,岂止冲毁农田,致使农民失其生计。更兼阻断交通,物资难以输运。长此以往,物价势必失控,百姓生计堪忧,恐陷绝境。且吾朝经济,方有起色,亦将深受其害,或倒退数年,乃至数十载啊!”

刘秉忠捋着胡须,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目下最急之事,乃速调物资以救灾,稳控物价。需从临近诸省,调集粮食、衣物等日用必需之物,尽快送往灾区,解百姓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当遣人维持物价平稳,严惩那些趁火打劫、哄抬物价之奸商,以防市场陷入混乱。”

林羽神色凝重,眼神却如钢铁般坚毅,他用力地点点头,果断下令:

“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临近省份之官员,让彼等尽快筹备粮食、衣物等物资,组织车队运往灾区。同时,派遣专人负责稳定物价,成立执法队伍,对哄抬物价之奸商绝不姑息,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众人纷纷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然而,实施过程却困难重重,超乎想象。

道路被洪水冲得支离破碎,到处都是坍塌的桥梁和断裂的道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负责运输的官员焦急地前来禀报:

“林大人,通往灾区道路多处坍塌,路况极其恶劣,车辆根本无法通过,物资运送停滞不前,可如何是好?”

林羽心急如焚,在房内来回踱步,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时间就是生命,每耽误一分钟,灾区的百姓就多一分痛苦。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大声说道:

“改用船只运输,沿着水路进发!江南地区水系发达,水路运输应该可行。立刻调配船只,组织船员,务必尽快将物资运往灾区!”

然而,水路运输也并非一帆风顺。

洪水使得河道情况变得复杂多变,暗礁、漩涡隐藏其中,给航行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船只在洪水中艰难前行,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挣扎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可能。

船员们紧紧握住船桨,奋力地划动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船长站在船头,大声呼喊着:

“大家稳住,注意避开暗礁!保持船身平衡!”

尽管困难重重,但船员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尽快将物资送到灾区百姓手中。

与此同时,灾区的情况愈发严峻。

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大米价格一夜之间暴涨数倍,百姓们拿着仅有的一点钱,却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百姓们无奈的叹息和悲愤的咒骂。

一位老妇人抱着饿得哇哇大哭的孙子,泪流满面:

“这可如何活哟!粮价此般昂贵,咱穷苦百姓哪能买得起呀!那些黑心之奸商,简直丧尽天良,不得好死哟!”

一位年轻的男子愤怒地挥舞着拳头,喊道:

“吾等要吃饭,吾等要活命!朝廷为何还不出手整治奸商!”

林羽得知这些情况后,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大声吼道:

“此群奸商,竟敢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发国难财,简直丧心病狂!吾绝不姑息!”

他迅速增派执法队伍,如疾风骤雨般奔赴灾区……

执法队伍抵达灾区后,立刻展开行动。他们如同猎鹰一般,迅速锁定了那些为首的奸商。

在一个阴暗的仓库里,堆满了囤积的大米和其他物资。

奸商们正得意洋洋地商量着如何进一步抬高物价,却没想到执法队伍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他们面前。

“尔等此群不法之徒,竟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危害百姓,跟吾等走一趟吧!”

执法队长怒目而视,大声喝道。

奸商们一开始还妄图反抗,叫嚣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汝等安敢动我?吾富可敌国,朝中亦有靠山!汝等若知趣,速速退去!”

执法队长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厉声道:

“于国法威严之下,任谁都休想逃脱制裁!与吾搜!”

队员们恰似猛虎下山,迅猛无比,瞬间便将在场奸商牢牢控制,旋即对囤积的物资展开查抄。

其中一个奸商见状,吓得瘫倒在地,开始苦苦哀求:

“大人,饶命啊!吾也是一时糊涂,吾愿意把物资都交出来,求您放过吾此一次吧!”

执法队长不为所动,严厉地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汝等为了一己私利,让灾区百姓受苦,必须受到应有惩罚!”

执法队伍将查抄的物资迅速平价投放市场,同时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朝廷坚决打击哄抬物价行为,稳定民心。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一位年轻人激动地说:

“朝廷终于为吾等做主了!这些奸商太可恶,就该好好惩治!”

一位大妈眼含热泪:

“这下好了,吾等终于能买得起粮食了,感谢朝廷,感谢青天大老爷啊!”

在稳定物价的同时,物资运输工作如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

彼时,水路因洪水变得复杂难测,漩涡暗涌,礁石潜藏。

部分船只不幸触礁,船身“嘎吱”作响,木板断裂的声音在湍急的水流声中格外刺耳。

一位年轻船员焦急大喊:

“不好,船触礁了!”

只见水迅速涌入船舱,船身开始倾斜。

老船工眉头紧皱,大声发号施令:

“大伙别慌!赶紧组织抢修,不能让此批物资有闪失!”

话音未落,几位年轻力壮的船员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水花四溅。

他们在浑浊的水中摸索,清除着卡在船底的礁石和杂物,冰冷的江水冻得他们嘴唇发紫,可他们依旧咬牙坚持。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船只终于抢修完毕,缓缓前行。而这样的场景,在这条通往灾区的水路屡见不鲜。

当第一船粮食缓缓驶向灾区码头时,码头上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孩子们站在大人的肩头,踮着脚尖张望;老人们手搭凉棚,眼中满是期待。

“来了,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激动得眼眶泛红,快步冲上前,紧紧拉住船员的手,声音颤抖:

“汝等可算来了,再晚几天,俺们一家老小真不知道该咋活下去了。”

船员微笑着安慰道:

“大爷,您放心,后续还有好多物资正往这边运呢,大家都不会饿着。”

与此同时,在大都的府邸中,林羽眉头紧锁,紧盯着桌上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灾区与各地的信息。

他身旁的书案上,堆满了各地官员送来的信件。

林羽拿起一封书信,看罢,对身旁的侍从说:

“快,传吾命令,让邻省加大粮食调集力度,务必尽快送往灾区……”

侍从领命而去。

林羽又展开另一封信,思索片刻,喃喃道:

“交通不便,需再调配些轻便船只运输物资。”

在林羽的积极协调下,越来越多的省份纷纷响应。

在一处繁华的州府衙门,官员们正围坐商议。

州官神色严肃:

“此次灾区有难,吾等理当全力相助,立刻筹备物资,速速运往灾区。”

众官员纷纷点头称是:

“大人所言极是,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

很快,一队队满载物资的车马、船只从各地出发,奔赴灾区。

随着物资的充足供应,灾区的集市上,物价逐渐稳定下来。

曾经冷清的摊位又热闹起来,百姓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在一片被洪水浸泡过的农田里,淤泥堆积,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农业专家挽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间,身旁围满了愁容满面的农民。

农业专家指着农田,耐心讲解:

“大伙看,此片地得先把水排干,就从那边开个沟渠,让水顺着流走。然后深翻土地,把这些淤泥翻下去,让土地透透气。再选合适种子补种,虽然今年受灾了,但只要吾等精心照料,还是能有个好收成。”

一位年轻的农民挠挠头,问道:

“先生,咱此遭了灾之田地,到底选啥种子才合适哟?”

农业专家笑着回答:

“像耐旱又生长快之粟米种子就挺合适,能赶在秋收前成熟。”

农民们听后,纷纷点头。

一位老者感慨道:

“有专家指导,俺们心里就踏实多了。只要能重新种上庄稼,日子就有盼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灾区逐渐恢复了生机。

曾经被洪水肆虐得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又出现了农民忙碌的身影。

他们弯腰劳作,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田野里,嫩绿的庄稼苗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林羽站在灾后的废墟上,望着远处百姓们重建家园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身旁一位随从忍不住说道:

“大人,此次洪灾虽险,好在吾等齐心协力度过了难关。”

林羽目光坚定,望向远方:

“此不过一时之安,来日或再有洪水、旱灾诸般天灾,亦恐遭各方势力从中作梗。然为大元之未来,为百姓之福祉,吾必矢志不渝,奋勇前行。

纵前方荆棘满途,吾亦无畏无惧,定要引领大元此艘巨舰,穿越风雨,驶向那繁荣昌盛之境,不负吾心,不负万民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