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狗急跳墙,再掀变革风云

林羽的意识仿佛飘荡在浩渺无垠的宇宙虚空,被浓稠如墨的黑暗层层包裹。

就在他感到自己要被这无尽黑暗吞噬之时,一道刺目的白光,恰似开天利剑,猛然将黑暗斩裂。

紧接着,那一幅气象万千、波澜壮阔的山河画卷在他眼前缓缓铺展……

画卷之中,峰峦叠嶂,山川似巨龙蜿蜒盘踞;江河奔腾,流水如银带蜿蜒其间。亭台楼阁错落分布于山水之间,尽显古朴典雅。

而画卷中央,一座雄浑巍峨的都城拔地而起,城门前,“大都”二字笔锋刚劲,气势雄浑。

林羽还未从这震撼景象中回过神,一股磅礴而强大的吸力,犹如洪荒巨兽张开血盆大口,不由分说地将他猛地拽入画卷之中。

当林羽再次睁开双眼,发现自己已置身于大都城熙熙攘攘的街头。

周围人群如织,喧嚣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身着风格各异的蒙古服饰,或匆匆赶路,或驻足交谈,操着那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感的口音。

“我……这竟又回到元朝了?”

林羽喃喃自语,心中满是震惊,可那股潜藏心底的兴奋劲儿也随之悄然涌起。

还没等他站稳脚跟,一个熟悉的身影仿若离弦之箭,匆匆穿过人群,朝着他狂奔而来。

“林公子,真的是您呐!您可算回来了,简直是老天开眼呐!”

来人正是此前一直忠心耿耿追随他推行变革的谋士张风。

张风眼眶泛红,紧紧握住林羽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止不住地颤抖:

“公子此一去,就像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可把吾等急得犹如热锅上之蚂蚁,团团转呐。如今元朝变革正处在生死攸关紧要关头,没了您,就如同航船没了舵手,实在是不行啊!”

林羽用力拍了拍张风的肩膀,神色沉稳,语气坚定:

“吾既回来了,便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变革夭折。快……快跟吾讲讲,眼下局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张风神色瞬间一凛,面容染上一抹忧虑之色:

“自从公子离开后,朝中那帮保守势力就像恶狼嗅到了血腥味,愈发嚣张跋扈。他们上蹿下跳,处处给变革使绊子。

吾等虽说一直在咬牙坚持,可推行新政时,那是一步一个坎,艰难无比。就拿教育改革来说,新式学堂之推广,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些地方豪绅一个个就像护食之恶犬,极力抵制,彼等叫嚷着新式教育会把老祖宗传下来儒家礼教冲得七零八落,此不是要断了彼等之根基嘛。”

林羽眼眸一沉,眼中闪过一抹怒火,心中愤然:

这些守旧之徒,脑袋就像被旧观念死死禁锢,只知道抱着那些老掉牙的东西不放,国家的未来在他们眼里竟一文不值。

“走,吾等这就进宫面见陛下。”

林羽斩钉截铁地说道。

两人脚步匆匆,片刻不停,径直入宫。

在宫殿内,只见元顺帝一脸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迷茫。

元顺帝瞧见林羽的那一刻,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眼中瞬间燃起熠熠希望之光:

“林爱卿,可算回来了!朕日日夜夜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卿盼回来了。此变革之路,如今每走一步都像深陷泥沼,艰难万分,朕实在是没了主意,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林羽“扑通”一声跪地行礼,而后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如磐:

“陛下莫要忧虑,臣既已归来,定当肝脑涂地,助陛下扫除前方一切障碍,让变革之车轮继续滚滚向前。”

林羽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字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元顺帝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长叹一口气:

“林爱卿,卿乃朕之主心骨,朕之心腹也 。自卿离朝,朝中局势乱象丛生,如乱麻纷扰。

保守诸臣,日于朝堂聒噪不休,此辈非劾变革之策,即阻新政之行。朕耳畔喧嚣不断,实难抉择。

今国库虚空,民生艰难,变革之举又屡遭阻碍,卿以为当如何处之 ?”

林羽缓缓站起身,神色凝重却又透着自信:

“陛下,今时局势虽险象环生,然绝非无计可施。且观朝堂之中,保守诸党势力之所以如此张狂无忌。

其一乃其死死抱住旧有利益,深恐变革之举动摇其根本;其二则是因我等先前推行变革之际,于各方利益权衡调和间有所疏失,遂令彼等有机可乘 。”

元顺帝微微点头,神色间带着一丝急切:

“爱卿所言极是,那依卿之见,该如何应对此等保守派?”

林羽目光炯炯,不慌不忙地说道:

“陛下,朝中诸臣,有冥顽不灵、铁心抗逆变革者,陛下不妨择其一二,严处示众,以儆效尤,借此明昭陛下推行变革之坚毅决心。

至于那些心意摇摆不定之人,陛下可遣能言善辩之士,向其晓谕变革之理,以情相感,详陈变革将为国家与万民带来之长远福祉,力求将彼等拉拢至变革阵营之中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顺帝听着,若有所思,轻捋胡须。不住地点头,可随即眉头又紧紧皱起:

“爱卿所言,句句在理。只是如今国库空虚得就像被洗劫一空之库房,推行新政所需钱粮,就像天上之星星,根本无从筹集啊。”

林羽微微躬身,有条不紊地回道:

“陛下,依臣之见,可从三方着力。

其一,如先前所议,对富户当行合理赋税之策。此辈富户,平素尽享太平之红利,今国家逢难,理当为国分忧。然征收之时,务须审慎斟酌方式方法,切不可激起民怨沸腾。

其二,着力整饬盐铁专卖。现今盐铁专卖领域,贪腐之象泛滥,层层盘剥,致使巨量财货流入私囊。陛下只需彻查其间贪腐情由,重新规整盐铁专卖之流程,必能为国库增添丰厚收入。

其三,鼓励商业兴荣,开设互市,与周边诸国开展贸易往来。如此施行,不仅能使税收增益,亦可推动国内经济走向昌盛繁荣 。”

元顺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爱卿此计甚妙!可鼓励商业发展,开设互市,具体该如何操作?”

林羽微微一笑,耐心解释:

“陛下,臣以为可于边境要地,辟专门互市之所。精心拟定公平无偏之交易规条,以此吸引诸国商贾前来贸易。与此同时,对国内商业施以政策庇佑,诸如酌减商税,切实保障商人权益。

再者,朝廷可出面组建商队,主动出访他国,将吾朝之茶叶、丝绸、瓷器等奇珍特产,远销海外,从而换取海量金银财货 。”

元顺帝龙颜大悦,拍案而起:

“善哉!林爱卿,有卿在侧,朕心甚安。便依卿所言,即刻着手动笔,精心拟就详尽变革之策,吾等即刻全力推进,务必使变革大业,功成圆满!”

林羽再次跪地,郑重承诺:

“臣遵旨!臣必将殚精竭虑,不负陛下所托 。”

从皇宫出来后,林羽只觉肩头责任如山,沉甸甸却又令他热血沸腾。

他就像一台上满了弦的精密仪器,浑身散发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脚步匆匆,分秒必争地投身于变革大业之中……

当日午后,林羽便差人飞鸽传书,紧急召集朝中坚定支持变革的官员。

未及日落,众人便齐聚于林府的议事厅。

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或坚毅、或忧虑的面庞。

林羽站在厅中,目光如炬,扫视一周后,沉稳开口:

“诸位大人,陛下已决意全力推进变革,咱肩上之担子可不轻呐!今日请大家来,就是要一同商讨出切实可行之实施方案,不容有半点差池。”

户部侍郎王大人率先起身,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林大人,变革所需钱粮巨大,如今国库空虚,乃是摆在眼前之头等难题。依下官之见,除了向富户征税,还得想法子节流,削减一些不必要开支。”

林羽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赞许:

“王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节流之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削减了关乎民生与国防之开支。”

这时,礼部尚书李大人也站起身来,面带愁容:

“林大人,教育改革推行艰难,那些地方乡绅煽动民众抵制新式学堂,该如何应对?”

林羽神色凝重,略作思忖:

“教育乃国家之本,此改革绝不能停。吾等一方面要加大对新式学堂益处宣传,另一方面,对那些带头闹事乡绅,必要时需采取强硬手段,以儆效尤。”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着,厅内气氛热烈而紧张……

不知不觉,窗外已繁星点点。

林羽见众人讨论得差不多了,总结道:

“诸位大人,今日商讨收获颇丰,接下来便按议定之事,各司其职,全力推进变革。吾相信,只要吾等齐心协力,变革定能成功!”

众人纷纷领命,带着坚定的决心离开了林府……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林羽便不顾一夜未眠的疲惫,带领着几名亲信,踏上了前往各地与地方豪绅谈判的路途。

他们首站来到了江南富户刘员外的府邸。

刘员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满脸堆笑地将林羽迎进大厅,可那笑容中却隐隐透着一丝戒备。

分宾主落座后,刘员外率先开口:

“林大人亲临寒舍,有失远迎呐。只是听闻大人此番前来,是要商讨征税之事?实不相瞒,生意如今也不好做,若是再加重赋税,小老儿可实在承受不起啊。”

林羽微微一笑,不卑不亢:

“刘员外,您生意在江南一带可是做得风生水起。如今国家推行变革,也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此变革需要大量钱粮支持,您作为富户,理应贡献一份力量。”

刘员外皱了皱眉头,面露难色:

“林大人,您说得在理。可赋税一加重,小老儿生意怕是要受影响啊。”

林羽耐心解释:

“刘员外但请宽心。吾等所征之赋税,必循合理之规。待变革功成,国家经济昌盛,商贾之道亦将更为通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彼时,水陆交通之便远超如今,商贸往来之市场亦更为广袤。员外经营有方,届时所获之利,较今日何止倍增 。”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刘员外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他犹豫了一下:

“林大人,听您如此一说,小老儿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只是赋税之具体数额,还得再商量商量。”

林羽心中一喜,知道有了转机,趁热打铁:

“刘员外,您放心。吾等定会根据您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赋税方案。而且,朝廷也会在其他方面给予您一定支持。”

最终,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达成了初步协议。

林羽离开刘员外的府邸时,虽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