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输篇第二(五)

“先说这腋内动脉吧,那可是咱们手上的太阴肺经的地盘,中医里头给它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天府’。你想啊,天府之国,那是四川,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咱们中医就把这条经络上,靠近腋窝的这个重要穴位比作天府,意味着它是气血汇聚、滋养全身的宝地。位置嘛,就在你胳膊上,找起来也简单,你把胳膊抬起来,手掌朝前,用另一只手去摸你胳膊靠近腋窝那一块软软的肉,再稍微往下一点,摸到一根粗粗的筋,旁边凹陷下去的地方,就是天府穴啦!这穴位可厉害了,多揉揉它,能帮你润肺通气,治疗咳嗽、气喘啥的,简直就是天然的‘润肺小能手’。”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这么神奇?那腋下三寸那地儿呢?听说也是个穴位,叫啥名儿?”

岐伯哈哈一笑:“你记得真清楚,那地方啊,是咱们心包经的领地,穴位名叫‘天池’,听着就让人联想到天池水怪,不过别担心,咱们这天池穴可温顺多了。天池穴就在你乳头外侧,大概一寸半到两寸的位置,也是靠近腋窝那儿。你想象一下,天池嘛,就像是山间的一片清澈湖泊,心包经的气血在这里汇聚,就像湖水汇聚成潭,静谧而深邃。多按摩天池穴,能帮你宽胸理气,缓解胸闷、心悸这些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觉得心里堵得慌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心灵的‘解压阀’。”

黄帝对身边的岐伯说:“嘿,岐伯啊,我这人爱学习,今天特别想知道关于刺三关的学问,你赶紧给我讲讲呗!”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老爷子又犯好奇病了,但谁让他是老大呢,于是慢悠悠地回答:“皇上啊,您这可是问对人了。刺三关这事儿,学问大了去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快说说,快说说!”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刺上关啊,就是刺那个颧髎穴,位置在面部颧骨下缘,当中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您想啊,要是刺了这个穴位,病人要是想张嘴‘啊’一声,那可就费劲了,得使劲儿才能张开,为啥呢?因为这穴位跟咱们面部的肌肉活动关系密切,一刺激它,肌肉就紧张了嘛!”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有意思,有意思!那刺下关呢?”

岐伯继续讲:“刺下关啊,就是刺那个下关穴,它在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您想象一下,要是刺了这个穴位,病人要是想打个哈欠,那可就难了,得憋着劲儿才能勉强合上嘴。为啥呢?因为这穴位跟咱们下颌关节的活动紧密相连,一刺激它,关节就僵住了嘛!”

黄帝一听,更乐了:“哈哈,岐伯啊,你这说得跟变魔术似的,那刺犊鼻呢?是不是跟牛鼻子有关啊?”

岐伯一听,差点没笑出来:“皇上啊,您这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刺犊鼻啊,其实是刺那个外膝眼,就是咱们膝盖外侧那个凹陷处。您想啊,要是刺了这个穴位,病人要是想弯曲膝盖,那可就难了,得硬撑着才能保持伸直。为啥呢?因为这穴位跟咱们膝关节的活动息息相关,一刺激它,膝关节就僵直了嘛!”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哎呀,岐伯啊,你这刺三关的学问还真是深奥啊!那刺两关呢?是不是得同时刺两个穴位啊?”

岐伯点了点头:“皇上啊,您这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是让人佩服!刺两关啊,其实是指的同时刺激咱们腿上的阳陵泉和阴陵泉两个穴位。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您想象一下,要是同时刺了这两个穴位,病人要是想伸直腿,那可就难了,得费老大劲儿才能勉强伸直。为啥呢?因为这两个穴位跟咱们腿部的肌肉和关节活动都有密切关系,一刺激它们,腿部肌肉和关节就都得‘罢工’了嘛!”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说得可真是生动有趣啊!那要是有人不小心被刺了这些穴位,岂不是得难受死?”

岐伯摇了摇头:“皇上啊,您这话说得可不对。咱们中医针灸啊,那可是讲究个‘辩证施治’,得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法。而且啊,针灸的效果那可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可能感觉特别明显,有的人可能就没什么感觉。再说了,咱们针灸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病人难受,而是为了让病人恢复健康啊!”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岐伯啊,你这话说得在理啊!那要是有人想学你这刺三关的本事,得从哪儿学起呢?”

岐伯想了想,说:“皇上啊,要想学这针灸的本事啊,那可得下苦功夫才行。首先啊,得把人体的经络穴位都摸透了,知道每个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其次啊,得掌握正确的针灸手法和刺激方法;最后啊,还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行。所以啊,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