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维也纳的前奏,阿尔卑斯山的邂逅

丝路神话 四明山夫 3860 字 10天前

斯嘉蒂神秘地一笑:“这是我们姐妹之间的特殊咒语,有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说不定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们。不过你们可别乱用哦,要是把什么奇怪的东西召唤出来,我可不管。”

他们在阿涅丝的木屋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有时候阿涅丝会回来,温柔地为他们弹奏一些舒缓的音乐,用一架古老的竖琴弹奏出的音乐仿佛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但有时候斯嘉蒂会突然出现,把音乐变得激昂而热烈,节奏强烈得仿佛要震破人的耳膜,旋律跳跃得如同失控的小鹿,在音乐声中,他们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和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知道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必须继续赶路。

“我们得走了,阿涅丝…… 或者斯嘉蒂。谢谢你的招待和帮助。” 薛不庸说道。

斯嘉蒂撇了撇嘴:“哼,这么快就要走啦?那你们可别被路上的怪物吃掉哦。要是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记得回来告诉我。”

他们告别了阿涅丝和斯嘉蒂,继续踏上前往维也纳的旅程。在离开山谷后,他们回头望去,只见阿涅丝(或者斯嘉蒂)站在木屋前向他们挥手,她的身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孤独。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他们依然要面对阿尔卑斯山的恶劣环境。山路崎岖难行,有时候他们需要攀爬陡峭的悬崖,有时候要穿越深不见底的峡谷。但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阿涅丝和她的咒语。

有一次,他们在穿越一个狭窄的峡谷时,遇到了山体滑坡。大量的石块和积雪从山上滚落下来,朝着他们呼啸而来。

“大家小心!” 薛不庸喊道。

他们连忙寻找躲避的地方,但周围并没有合适的掩体。就在危机时刻,拉吉夫突然想起了阿涅丝的咒语。

“执子之魂,与子共生!” 他大声喊道。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道柔和的光芒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形成了一个保护罩。滚落的石块和积雪在碰到保护罩时,纷纷弹开,他们成功地躲过了这次危险。

小主,

“这咒语真的有用!” 拉吉夫惊喜地说道。

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走出了阿尔卑斯山。在山脚下,他们回首望去,这座雄伟的山脉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我们终于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维也纳了。” 薛不庸说道。

他们带着对维也纳的期待,继续前行。在前往维也纳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些其他的旅人,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了一些关于维也纳的消息。据说维也纳最近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暗中活动。

“看来维也纳也不太平,我们要小心了。” 张慕涵说道。

在距离维也纳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息,这种气息让他们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他们进入了维也纳的市区,这座城市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古老的建筑和现代化的设施相互交融。街头巷尾有许多音乐家在演奏,音乐声此起彼伏。然而,在这热闹的表象下,他们能感觉到那股隐藏的神秘力量。

他们在维也纳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寻找着关于雷神之锤线索的蛛丝马迹。根据之前得到的信息,他们来到了一个古老的图书馆。图书馆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古籍,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

他们在图书馆里开始查找资料,希望能找到与雷神之锤相关的线索。在查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和图案与他们之前在寻找德古拉线索时看到的有些相似,但又有着不同之处。

“这些符号看起来很复杂,它们可能是解开雷神之锤线索的关键。” 张慕涵说道。

他们开始仔细研究这些符号,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在研究的过程中,图书馆里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一阵阴风吹过,书架上的书纷纷翻动。

“怎么回事?这里感觉不太对劲。” 王子达里乌斯警惕地说道。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一阵熟悉的音乐声。这音乐声和他们在阿尔卑斯山听到的阿涅丝弹奏的音乐声有些相似,但又多了一些诡异的成分。

“这音乐…… 难道和我们在阿尔卑斯山遇到的事情有关?” 拉吉夫问道。

他们顺着音乐声的方向走去,发现音乐声是从图书馆的地下室传来的。地下室的门紧闭着,门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

“要进去看看吗?” 薛不庸问道。

其他人点了点头,他们知道,线索可能就在这地下室里。薛不庸推开了地下室的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地下室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盏摇曳的油灯在墙壁上闪烁。

在地下室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本古老的书籍。音乐声正是从这本书中传出。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近石台,看着那本古老的书籍。书籍的封面上刻着一些他们看不懂的文字和符号,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这是什么书?为什么会发出那种音乐?” 阿依登问道。

就在他们准备打开书籍的时候,阿涅丝的声音突然在他们的脑海中响起:“不要打开那本书,它很危险。”

他们都吃了一惊,没想到会在这里听到阿涅丝的声音。

“阿涅丝?你在哪里?这是怎么回事?” 薛不庸问道。

阿涅丝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能感觉到你们有危险。那本书被诅咒了,一旦打开,会释放出强大的黑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