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宋代还不流行这个做法,但是为了彰显韩明在此次北伐战争中地位权力,哲宗小皇帝突发奇想,将祭天用的礼器天子剑赠予韩明。
就是向朝廷内外,全国上下表达一个情绪,那就是北伐大事,除韩明外,不容多言。
高度给予韩某人的信任,是哲宗小皇帝能够为他的老师做的唯一一件事。
这个从幼年就听说过的传奇人物,从仁宗末年横空出世,带领大宋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在本朝即将实现百年来赵宋皇室未有之梦想人,是他最敬佩和崇拜的老师。
单这一点,哲宗小皇帝就很开心和兴奋。
比起成年人,小皇帝的思想很简单,那就是谁对他好,他就偏向谁。
尤其是自己的偶像还是自己老师,还对自己那么温柔,那哲宗小皇帝就拿出百分百的真心和信任给予韩明。
这件事儿本来在朝堂上引发了一番争议,最后哲宗小皇帝先斩后奏,在请了太皇太后沈氏和太后向氏的同意后,直接明旨下诏,给所有人都震惊到了。
也是从这一刻起,他们这些朝臣发现再也不能将这位十二岁的小家伙当成摆设。
后来一合计,不过是作为礼器的御赐天子剑罢了,无非是增加韩明在北伐中话语权,又不是坏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令保守派朝臣惊骇的是,从这件事儿能看出来,韩明在哲宗小皇帝心中的位置有多高。
这样一来,他们想要扳倒韩某人的计划还是胎死腹中,没有办法。
一连四任皇帝都对韩明青睐有加,他们保守派活该被他压死一辈子!
“砰!”
韩明缓缓走上帅椅,将皇命旗牌和北伐大元帅印放在帅案上,又把御赐天子剑拍在上边。
就这一下,不少将领有身子一颤,吓得脸色苍白,不敢龇牙。
毕竟这些人曾经作为军队将领,那可是遭受白眼的存在,若不是韩某人横空出世,将大宋重文轻武的格局改写,他们现在还是个苦苦熬日子的兵鲁子。
如今武将在大宋朝野,经过十数年的宣传以及军改,地位总算是回暖了。
皇帝和文臣捏住了军队的命脉,也就不再担心武将重现五代时期的轮流做皇帝的现象。
因此在地位和权力资源上,也开始倾斜一部分给了武将阶层。
但这其中有一点,就是这些格局的改变,都是靠着韩某人,若是无他,这帮兵鲁子可没有如今的好日子。
因此不论是军中第一人的郭逵,还是皇亲国戚的高遵裕,又或者是文臣出身的章楶、王韶这些历史名将,他们都不敢和韩某人龇牙。
毕竟这可是恩人中恩人,大爹中的大爹,是必须供着的存在。
况且他们如今功绩在身,荣华富贵在手,全是韩某人带他们捞取的,这不得尊重亿点。
见到韩某人似乎心情有点不好,这些老中青三代将领,都有些胆怵,暗暗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