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战争阴霾(本章有设定插图)

特别是在山海关一线,如果再遭攻击便是对沙俄的直接挑战,而沙俄也必将尽全力扞卫这条红线。

这消息一经传出,举世哗然。

随后沙俄更是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使得东方的局势迅速的笼罩在了战争的阴霾之下,一场大战似乎也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

在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梳理一下华夏和沙俄在1902年时各自的军事实力,就会惊奇的发现,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在这一年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节点。

在陆军方面,两家的总兵力基本相当,而且双方都拥有很大的人口基数,在战时可以大幅征兵。

沙俄方面的问题,是受困于长距离的运兵和补给,要等到一年之后甚至更久时,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位于东北的各支线陆续通车后,才能逐渐好转,否则反倒是战时容易被切断的海上运输效率更高些。

华夏方面则是由于建国不久,许多地方为求稳定仍需分兵驻守。

同时在新控制的地域内,兵役制度的推广和完善,也还需要一个过程,征兵的效果自然要打一些折扣。

由此可见,华俄双方在陆上,面对彼此之间可能出现的漫长战线时,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如何合理的调配兵力将成为两边分出优劣的关键。

1902年的沙俄海军,全部舰船的总排水量达到5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但其阵中的先进战舰的数量却相对较少。

在作为舰队核心的战列舰方面,除了一众老旧铁甲舰,以及受条约限制只能困于黑海的舰只以外,能拿得出手的,可归于“前无畏式”的却不是很多。

其中包括,正常排水量11,000吨,航速15.7节的“伟大的西索亚”号。

11,500吨,航速16节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其姊妹舰“波尔塔瓦”号、“塞瓦斯托波尔”号。

同级别,13,300吨航速达18.5节却只装备10英寸主炮的“佩列斯维特”号、“奥斯利比亚”号和“胜利”号。

还有由美国建造的,12,900吨,航速18节的“列特维赞”号。

而由法国建造,排水量13,100吨,航速18节的“皇太子”号,仍在舾装和调试之中,预计来年夏天才能交付沙俄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