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队在海面上不断的变换着队形,甚至互相冲击。旗语、灯语和鸣笛声,此起彼伏。除了未听到炮声以外,这几乎就是一场真实的海战。
这让外行人看上去,极为紧张刺激,火药味十足。可实际上,双方都保持有相当的分寸。
这场双方心照不宣的,精彩的对抗演练,很是给了那些泊在大沽口外,从事围观的外国军舰,一次大饱眼福的良机。
在此过程中,北洋的两艘“快碰船”,多次演练了,尝试向水师营的铁甲舰,发起冲锋撞击。
这恰好也给了,专为克制对方而建造的,“太平”号和“池州”号两舰,进行印证的机会。
双方间这一小组的针锋相对,也成为这场持续多日的实兵对抗中,最亮眼的部分。
其间,“太平”级两舰,全程紧盯“超勇”级两舰,其设计指标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性能也被水师营官兵所认可。
每当两艘“超勇”级舰,试图以横队发起冲击时,两艘“太平”级舰便以纵队对其实施压制。
因为有航速优势,只要操作得当,“太平”级舰往往能够有效的,将“超勇”级舰控制在己方一侧。令其陷入己方,优势的侧舷火力之下。
由此证明了,水师营对其的思路是正确的。“太平”级也从此,长期被应用为铁甲舰队的护卫,直到水师营装备了更新式的巡洋舰。
而北洋分舰队这边,虽然舰只整体较对方要弱很多,但仍在琅威理的指挥下,表现出了较高的素养和气势。
特别是,林泰曾(字凯仕)管带的“超勇”号,邓世昌(字正卿)管带的“扬威”号,和林永升(字钟卿)管带的“开济”号,表现得尤为抢眼。
为示敬意,陈经元还特命人以旗语,向这些“对手”致以真诚的慰问。双方也都在这场对抗中,彼此赢得了尊重。
大沽口这边,对峙的两边有静有动,总体上虽似对抗,却是交流。并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耗着时日。
而京城里面,总理衙门那边,奕匡却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了。
且说商团虽然封锁了大沽口,但对洋人倒未做什么限制。
只是反复重申,要求他们不得帮助清廷运送货物。而洋商们,反倒是因为封锁带来的商机,大赚了一笔。
但是在人家舰炮的监视下来往,让在大清骄横惯了的洋商们,感到好不自在。他们纷纷找到自家的,驻清外交人员,诉起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