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长叹一声,顿足咬牙道:“罢了罢了,我愿降!”言毕,拜倒于地:“拜见殿帅!”
李继急忙扶起,畅怀大笑:“哈哈哈哈……我盼将军来投,真若久旱逢甘霖。”
孙安满面羞惭:“大哥,小弟既已归降,自当进献一策。”
“晋宁城中之事,小弟尽皆知晓,纵使吴用闭门死守,亦难挽颓势。”
“城西三里之地,有一隐秘地道,可容数千士卒穿行,小弟愿率精锐之师,与大哥里应外合,共取晋宁。”
李继嘴角轻扬,笑道:“有劳兄弟。时迁、石秀、杨雄听令!”
“拨付你们五千精兵,今夜子时随孙安潜入城中……”
“以城中钟楼鸣钟三声为号,钟响之后,我既挥军攻城,内外夹攻,使吴用插翅难逃。”
众人齐声应道:“小弟领命。”
众人回至中军帐,只待夜色深沉,便依计行事。孙安于帐中,将晋宁城中布防、秘道详情细细道与众人。
见他手指沙盘,侃侃而言:“此城东南西北四门,各有其险,然城西三里之秘道,可直通城内要地。”
“城内守卒分布,亦有章法,我等若从秘道潜入,可避其锋芒。”
李继听得专注,不时点头,心中暗赞孙安确是可用之才。
待月至中天,李继令诸军饱食战饭,而后整点五千精兵。
孙安在前引路,众人皆衔枚疾走,悄然出中军帐,往城西而去。
行至城西,幸未遇敌哨,寻得那隐秘地道入口,杂草丛生,几近隐匿。
孙安率先入洞,众人鱼贯相随。地道中阴气森森,寒意彻骨,禁军们皆紧握兵器,小心翼翼。
孙安熟稔路径,于前快步穿行,边行边低声提点:“此地道宽窄不一,诸位且跟紧某,莫要走散。”
一禁军问道:“孙将军,这地道之中,可有机关陷阱?”
孙安回道:“此地道年久,机关或有失灵,然亦不可大意,诸君但听我号令,休要擅自妄动。”
言罢,又前行几步,复道:“前方将有一岔路,右路通往城中旧仓,左路可达内城街巷,我等出洞后,兵分几路,方可成大事。”众人皆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