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党派之争还是有的

诸君,国事在手,来年还请共勉!

……

这一场注定会引发无数争议和暗流汹涌的大朝会之后,夜色已深。

中书舍人胡寅拉上了另一位舍人张浚以及新的吏部侍郎赵鼎,寻到当朝两位平章军国重事之一的李纲的马车,默默跟随其后。

走了一半,李纲意识到了有人跟着,便也招手让三人上了马车。到了自家府邸之后,更是命人备上茶水点心。

想在会后找宰执巩固关系的官员不止他们仨,不过目前他们仨份量还挺重,所以也就知趣的暂缓了拜见相公的事宜。

这却是有一番说法的,话说当初东京围城之时,因为何粟、孙傅做事实在是太离谱,让一些官员实在是无法忍受,纷纷离开了东京城。

而在那段日子里,胡寅、赵鼎、张浚三人曾经在金兵攻城的时候躲入太学院里避难,倒是成了一番患难交情。

后来摄政王以两千巨鹰做威慑,东京城局面稍稳。赵鼎留在了东京城,继续当他开封府基层小官。

胡寅南下去了荆湖路,要把李纲请过来主持大局。

张浚则去了南京应天府……彼时康王赵构是真的身负天下名望,很多人都希望他能振奋起来做出一番局面的。

如今风云际会,三位在太学院共患难的兄弟重新相聚,而且严格说起来胡寅和张浚都算是东京中枢的新人。

新人想在官场上坐得稳,总得要拜码头的。而胡寅千里迢迢陪着李纲李相公来到东京城,自然便是天然属于李相公这一阵营的。

每位执政相公都是朝堂一极,总得要有一些自己夹带里的人物,不然怎么做事?而现在,李纲李相公麾下,也就这三位算得上站稳了脚跟了。

一位相公和三位官员寒暄几句,胡寅就毫不客气的拿起桌子上的点心吃了起来。

这厮是个能吃的,素来吃饭极快,而且似乎永远都吃不饱。不管是李相公还是赵鼎张浚也都了解他的性子,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敢问相公……此番大朝会规制……是否有些不妥?”张浚喝了半杯茶,到底还是问出了关键。

他对于东京中枢来说是纯新人,成为中书舍人才几天,顶头上司便是中书令乐柒,对于这些天的工作和各种安排也确实有些不适。

“我也曾问过此言。”李纲手里拿着那本簿册,目光复杂,

小主,

“陈中丞便道,‘若是觉得不妥,还请拿出更好的主意,不能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我便无话可说了。”

“这话倒像是中书令的言语。”正在啃着一个蜜橘的胡寅插了一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