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弥补,或许还来得及,必须得想办法修复与贾瑜的关系。

三春和宝钗此时也都满眼惊叹。

尤其是宝钗,她万万没想到,平日里看似不起眼的瑜三哥,竟有如此大的造化。

此前,母亲和姨妈王夫人一直想撮合她与宝玉,还传出了“金玉良缘”的说法。

可在她眼中,贾宝玉与贾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贾瑜不仅熟读经史,在文才上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小三元的秀才,而且在武学上也造诣颇深,可谓是文武双全。

原本,他作为贾府的庶子,在家族中的地位并不高,与嫡子贾宝玉相比,似乎在出身这一点上略逊一筹。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贾瑜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六皇子。

这一义举,让他获得了皇帝的赏识,被赐予了四品骑都尉的爵位。

如此一来,曾经唯一可能被人认为不如贾宝玉的出身劣势,如今也因这爵位而彻底扭转。

与贾瑜相比,贾宝玉平日里只知在脂粉堆里厮混,对仕途经济全然不上心,倒真像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贾母得知贾瑜立下如此大功,获封爵位,心中欢喜不已。

一日,她满脸笑意地对贾瑜说道:“瑜哥儿,你救了六皇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一直都没跟家里人提过呀?”贾瑜听了,微微一笑,从容地回答道:“老太太,你们也没问起,再说了,我不过是顺手帮了个忙,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哪能整天挂在嘴边四处宣扬呢。”贾母听了,连连摇头,说道:“这怎么能算是小事呢!你如今有了爵位,那可是给咱们贾府争了大光。

政儿,你赶紧派人去通知珍哥儿,这可是咱们贾府的头等大事,得打开祠堂,好好地告知祖先们,让他们也为咱们贾府有这样的人才而感到欣慰。”贾母心里明白,贾瑜如今受到皇帝重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她想通过这些举动,让贾瑜感受到她对他的重视与关爱。

可贾瑜却十分谦逊,他赶忙说道:“老太太,还是算了吧。

这不过是个小小的四品骑都尉,也不是什么特别显赫的爵位,要是大张旗鼓地搞这些,恐怕会让祖宗们笑话的。”贾母却不依不饶,语重心长地说:“你这孩子,可别小瞧了这爵位,再小那也是个爵位。

你还年轻,以后要是再立下战功,爵位说不定还能再往上升呢。

今儿个老太太我做主,把咱们两府的主子们都叫到一块儿,给你摆一场热热闹闹的庆功宴。”贾瑜见贾母心意已决,也不好再拒绝,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贾瑜此次立功,获得了不少赏赐。

其中有千两黄金,在当时,黄金十分珍贵,价值远超白银,市面上一两黄金甚至能兑换十二两到十五两白银。

贾瑜让丫鬟婉儿把黄金拿去妥善保管,那黄金太过沉重,婉儿一个人根本搬不动,只好连忙叫来晴雯和紫鹃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