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基所在的村子终究还是没逃过加税的迫害,为了完成税收指标的县令真的向上申请调兵强制征税。
面对官军手无寸铁的村民们还是屈服了,只能任由官军从自己家带走粮食和其他值钱的东西抵税。
在寒冷的冬季,这意味着村民们的生机被带走了,许多村民陷入了绝望,他们不明白自己终年劳作为什么连饭都吃不上。
而且看着外面薄薄的积雪就知道明年的收成又会不好,就算向地主借来了种子也不会有足够的收成。
看着绝望的村民们李鸿基心中没有绝望只有愤怒。
李鸿基之前由于崇祯搞驿站系统大下岗没了工作,为了活下去他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米脂老家准备重新当个农民。
结果回到家乡情况更差更糟糕,天灾人祸下陕甘地区已经不能活人了,天才的崇祯不加以抚恤反而加征了更多赋税,没胆子拿富户开刀,只能苦一苦百姓。
这一档子事下来李鸿基算是看清了,这个狗入的朝廷压根不想让自己这些小民继续活下去,早就积累的怒气在此时达到了顶点。
于是李鸿基心中生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反了他娘的,朝廷不给自己活路,他们就自己去找活路。
由于李鸿基当过驿卒,所以会些拳脚也会用武器,回乡后村里的青壮都服武力值颇高的李鸿基,前几次抗税也是由他带领。
在村民中颇有威望的李鸿基通过一番演讲成功勾出了村民们的怒火,当即这些活不下去的村民们决定和李鸿基一起扯旗造反。
这种场景在陕甘地区并不少见,许多村子就在天灾人祸和朝廷的横征暴敛下在造反领袖的带领下走上与朝廷对抗的求活之路。
当然更多的农民却是继续默默忍耐,能活一天算一天,就算卖儿卖女,抵押田产和房屋,自己卖身为奴也不愿造反。
李自成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他不知道他在另一个时空推翻了大明创立了大顺,现在的他没有远大目标与造反纲领,有的只是带领乡亲们活下去的决心。
这个时空有了澳宋人的掺和,最终李自成能有多大的成就尚不得知,但知道的一点是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军仍然会成为大明的掘墓人之一。
崇祯发现征讨澳宋人的预算超了,本来内阁最开始报上来的预算是用200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