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和大隋王师做生意的人

且隋 玄武季 2684 字 1个月前

宇文述见情形有点尴尬,忙咳嗽了几声,放下官威架子,也抱拳行礼道:

“高义士请了,失礼失礼,那咱们就以江湖之礼相见!”

“来人,看座!”

门外的校尉立时搬进来两个胡凳。

那叫高登的人谢过,稳稳坐下,显得落落大方,很是得体。

傍边那位猛士,却是紧紧跟在那“高登”的身后,站得笔直挺拔,威风凛凛。

尉迟恭,退到帐门口,等待随时传唤。

“敢问高义士,听说你能解大军之忧,这话从何说起?”

宇文述放下手中的笔录画押,温和地问道。

“请问这位大人是?”

“哦,失礼了!我来介绍一下。”

宇文述有求于人,也变得格外热情。

开始介绍幕帐中的一众大官。

“在下宇文述,这位大人是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旁边这位是尚书右丞刘士龙大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宇文述一一向来人介绍了大隋众将。

这个叫高登的青年,也站起来一一向众人抱拳行礼。

“失敬,失敬,在下久仰诸位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高登”重又坐下,便道出了来意。

“去年,我等数万人马,走投无路,只有乘船南去,在长口附近海面小岛落了脚。”

“几万人生存不是小事,无奈之下为了生活计,便依靠以前的关系,做了海商,专门做了粮食买卖。”

“能做的生意很多?为何独做粮食生意?”

于仲文奇怪地问。

“于大人可知,这高句丽老百姓长期缺粮?”

“高登”反问于仲文。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我军派出征粮大军,总是所获无几。另据此地老百姓言,一年下来的粟、麦、禾稻等庄稼,其产出非常有限。”

“再者,那渊爱索吻之政推出后,更是让在野之民缺粮的紧!”

于仲文也不藏着掖着,便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言明。

“正是如此。”

“我等,虽然非当朝之民,然仍是我高句丽血肉联系的族民,遍布四野的老百姓,我们也得让他们有饭吃,不至于饿殍遍地才行。”

“在下无德无才,救不了这高句丽的天,但若能救下一两个无辜老百姓,却是好的。”

“这一年来,也算是老天爷赏口饭吃!”

“我们在海路上还算平顺,与倭奴国、百济、新罗、大隋等地,做起了粮食贩卖生意。”

“高等”介绍了自己的过往,虽然粗疏,但脉络分明。

“哦,原来如此,高义士悲天悯人,实在让人肃然起敬,佩服,佩服!”

“那敢问高义士,您手中可有现粮?”

宇文述听了,信了大半,连忙问道。

“大人说笑了!”

“这荒郊野外的,怎可能有现粮!我等的粮食,全都是在各个河口、海港的大仓库之中!”

“唉——,原来如此,远水难解近渴啊!”

刘士龙惋惜的长叹一声,甚是失望。

帐子里的其他将军,也难掩低落之色。

“那请问高义士,您如何替大军分忧?直说了吧,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粮食!”

宇文述,终于打开窗户,说了亮话。

摊开了说!

“大人别急,我等既然登门来访,自是有解忧的办法。”

“高登”说完,便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递给宇文述。

宇文述展开一看,却是一张线条粗略,但甚是精准的高句丽地图。

只见上面画着几条弯弯扭扭的线条,一看就知道是高句丽的各处河道。

在每条河道的拐弯处,总有一些星星点点的标记。

“这是?”

宇文述疑惑地问道。

“这些标记的地方,便是我们储备有粮食的地方。每一处虽然不多,但想来能够缓解大将军的燃眉之急!”

“真的如此?不知各处粮秣可有多少?”

宇文述按捺不住,一下子站起身来,并将手中草图,递给身旁的于仲文。

“或千石,或万石,总数应该在二十万石左右,但分散在各处!”

“不过,敢问大人,所需几何?”

“高登”不慌不忙地道。

“这么多?好!我们现在所需……”

说着,宇文述将目光投向帐下的大军主薄,陈叔达。

陈淑达走出一步,朗声说道:

“启禀大将军,我大军三十万人,发兵时携粮秣九十五万石。现行程近半,根据计算,尚需粮秣五十万石以上。“

“如果只是要保证到达浿水,只需三十万石,届时如能与来护儿大将军汇合,便能得到接济,粮荒可缓!”

宇文述一点头,陈叔达退下。

陈淑达何人?

字子聪,吴兴人,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

既出身于南陈皇室,陈亡入隋后,却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此次被广皇帝任命为东路奇军主薄,隋军远征。

为什么要提一下他?

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粟末地孙思邈的老婆陈音儿的亲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