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江湖中的故事

非遗传承人 王者近水 1067 字 3个月前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南宋虽只半壁江山,但商业发达,民风尚奢,食菌之风大行其道。陈仁玉听闻,进贡的菌蕈中,除仙居外,另以庆元居多。庆元香菇多为人工种植,为吴三公所创,相传吴三公常入深山密林狩猎和采集野生菌蕈,在日积月累的观察中发现伐倒的阔叶木表皮被砍伤后,伤处常长出香菇,此法屡试屡验,这便是人工栽培香菇“砍花法”的由来。在生产实践中,吴三公还发现一些树木虽经砍花却多年不出菇,不知何故,无奈之下不禁仰天长叹,以斧猛敲,这一敲不要紧,却惊动了菌丝的萌发,数日后菇出如涌,此便是后世菇民不传之秘“惊蕈术”。于是,起了游兴。

陈仁玉向王家姐妹发出邀请道:“姐姐、婶婶,我们一起到庆元一探吴三公如何种植合蕈的,可好?”

这称呼太过古怪,我们是姐妹,你的嘴里却把我们叫成了两辈人,你们俩个必有不为外人知的秘密。王小米用怪怪的眼神看了看陈仁玉与王小珠,然后,心领神会的笑了笑说:“你们俩去吧,婶婶得守着摩天峡谷,不使外邪侵入。”

史弥远掌权之后,为了得到支持,崇敬理教,把朱熹捧上神坛。理学成为南宋官方的学说,它极其强调尊卑与辈份,如杨过与小龙女并无血缘关系,却被世人所不容,就是这原因。陈仁玉对王小珠是情根深种,从认识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叫她姐姐,就是怕把她的辈份叫高了,自个与她的好事就不能成功。这一点,做姐姐的王小米早看出来了。

“他俩后来走到一起了吗?”苏月红好奇地问道:“陈仁玉可是个名人哦,我看了一下县志与临安志等,有他的但都没有他夫人的任何记载。”

这事确实有些奇怪,县志里记载,陈仁玉,字德公、德翁、德翰,号碧栖,南宋嘉定五年(1212)出生于城南黄村。母亲郭氏为理宗皇后谢道清的嫡亲姑妈。他自幼习春秋,攻经史,工词翰,博览天文地理诸籍,喜学好问,每有心得即予记述整理。采古人游览之作”凡88篇辑为《游志编》,曾纂修《临安志》。他还留有大量诗文,分别被载入《吴礼部诗话》、《洞霄诗集》、《贰古堂诗话》和《仙都诗选》。毕生勤于着述,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以他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成就声闻朝廷,获得了皇帝的赏识。淳佑十一年(1251),他以平民身份被诏封为经筵讲官,经常给皇帝侍读并讲授经史。没有功名却为帝王师,为皇帝讲课,这事放在理学大盛的南宋中期,怎么想都怎么个透着些古怪。

金华斌挥了挥刚从朱金泽那里得到的资料,言道:“两人应当走到一起了,以陈仁珏可以为帝王师的大才,要考个进士应当不是难事,为什么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说不定是这段婚姻为礼法所不容,他为了抗争,干脆不参加科举,而带着王小珠放浪形赅于山水之间。

在横溪镇石人村里,我曾听某位老人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是陈仁珏带着夫人在拨茅山游玩,途中忽然大雨,山洪爆发,夫妻俩被阻在距石人村约二里许的一个山腰小庙中。大雨连续几天几夜都不曾停歇,小庙到处漏雨,他们身上的食物也吃光了,又冷又饿。陈仁珏还得病,发起了高烧。就在这时,一大群的麻雀遮天盖日地飞了过来,在小庙上空盘旋,为他们俩挡住了风雨,并且,每只麻雀嘴里都叼着一颗野果。陈仁珏吃后,高烧立退,向空谢礼时,却见领头的麻雀飞到了王小珠的手上,原来,这群麻雀受过王小珠大恩,在某年冬天,姐妹俩放它们进结界,并喂了仙稻,它们今天报恩来了。”

苏月红说道:“陈仁玉做的最惊天动地的事不是着书立说,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民族气节。德佑元年(1275),“谢太后下诏天下州郡降元”当时陈仁玉已告老寓居郡城临海,但他出于民族气节,不顾年老体迈,慨然与仙居人权知台州事王珏相议拒诏,“筑城浚濠”,“募民死守”以抗元。第二年二月因寡不敌众,兵败城破,王珏战死,陈仁玉退隐于黄岩石塘山海中,临终告诫“子孙世世无仕元”。,后被移葬城郊南峰山桃花洞侧。惜墓已掘,今不复存。”

“是啊,他是个文官,却得带兵打仗,他叔叔是个武状元,想带兵却让他做文官,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颠颠倒倒的。”金华斌说道:“在陈仁玉带兵时,也曾发生了一件奇事。一次,元兵攻城,眼看城破,却见天空中飞来好多的螳螂,用两把如刀的螳臂直刺攻城元兵双眼,元兵不得不后退,从而城防得保。螳螂也在战争中死伤无数。事后,王小珠忆起,还是她做的好事,引来螳螂报恩。”

兵戈从来战将事,哪个天下靠鬼神?虽说因得螳螂精们的相助,可大势所趋,当蒙古人二次兴兵来袭时,陈仁玉不善用兵,城市终于被攻破。

两人跟着朱金泽站在溪口乡的土地庙前,听着他给讲王小珠与陈仁玉的故事道:“天下土地庙都是白发花花的土地爷加土地奶奶,只有仙居横溪溪口乡的是土地爷白发苍苍,土地奶奶却是一头的黑发,看着象是爷爷与孙女,为什么?就是因为陈仁玉去世后,被封为土地爷,王小珠放弃了地仙的身份,情愿作为鬼仙,陪在他的身边。陈仁玉去世时已是七十多岁,但王小珠因是地仙,所以,永远保持着二十岁左右的模样。”

感慨了一番后,苏月红问道:“那么,王小米与王小珠的无骨花灯谱后来传下去了吗?”

“书没有刊发,但妇女们如鞋样一般把无数的无骨花灯图片代代相传,直至今日,成为我们仙居的文化符号。”金华斌重重地握了握苏月红的手说:“走,我们上皤滩乡好好地找一找这历史遗迹。”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