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须男子哑然。
陆玄淡淡道:“我,是谁?”
长须男子心中一震,惊愕道:“这,我已经知道了。”
陆玄摇头:“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八岐大蛇吗?远吕智么?不,这都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远吕智,也可以叫八岐大蛇,他们都可以。把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三个我,一为本我,二为自我,三为超我。正所谓修行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行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修行彻悟时,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长须男子一愣,只觉心中如清风霁月一般。
昔日,他每天陷入痛苦迷茫之中,灵台如明珠蒙尘,不知其所然。
如今禅机顿悟,心如明镜,灰尘尽扫,他猛地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好一个山水之境。”
他朗声诵道:“我与清风共明月,皆是人间一过客,顿开金绳断玉锁,今日方知我是我。”
“原来,我就是我,不八岐大蛇,也不是远吕智,我就是我。哈哈哈,小友,从今以后,你就先称呼我山水先生吧。
长须男子笑罢,转身迎着山风,衣袖猎猎随风而动,静静欣赏起山间景色来。
良久,他淡淡笑道:“八岐大蛇是我,远吕智也是我,这或许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吧。小友,你可知道,我们三人,其实乃是一名神明残躯中重新蕴养出的神智。”
陆玄心下一惊,讶然道:“先生,这话却是何意?”
长须男子轻轻颔首,叹道:“你可知道,修道之人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
“上尸”名彭踞,在人头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发落、口臭、面皱、齿落。
“中尸”名彭踬,在人腹中,伐人五藏,少气多忘,令人好作恶事,噉食物命,或作梦寐倒乱。
“下尸”名彭蹻,在人足中,令人下关搔扰,五情勇(涌)动淫邪,不能自禁。
所谓斩三尸之法,就是斩掉自己的善尸、恶尸和自身尸(自我尸),也就是各种执念,是修行到了极深极高的境界才能做到的事。
陆玄听罢,大为震撼,脱口而出道:“先生总不会说自己与八岐大蛇俱是三尸之一。其实先生已经斩三尸以成道,已达金仙之境了吧。”
长须男子哈哈笑道:“哈哈,小友真是风趣。我如此落魄,又怎么会是斩三尸之仙人。不过,你倒是见多识广。那斩三尸是玄门修行的无上道法,我虽然自傲,却也有自知之明,自己远远未达到那等境界。”
见陆玄大惑不解的样子,长须男子微微一笑,摆手示意道:“你且不要着急,我何曾说过八岐大蛇到了金仙之境?”
“那为什么你、远吕智与八岐大蛇三者分得如此清清楚楚,如同三人一般?”陆玄指着长须男子,诧异道。
长须男子悠然道:“我的意思是说,孕养出我等三者的本尊到了金仙之境。”
“倘若,一名金仙,落了个魂飞魄散,神魂分离的下场,但他的残躯之中,却又生出了新的神智,难道,也能说恢复了金仙之境么?”
“什么?”陆玄心中大为震惊,张大了嘴巴。
长须男子捻须叹道:“不错,我、八岐大蛇与远吕智,我等三者,乃是昔日神州之中,一名金仙的一缕残魂中生出来的新的神智。”
“所以,我们既是出身于神州浩土的,但也是东瀛土生土长的神明。”
陆玄心下稍定,喃喃道:“怪不得先生忽然说起三尸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须男子道:“我们三者的本尊虽未能斩却三尸,但也相差不远矣。你是否知道,斩三尸前,当见三尸。故此,我与八岐大蛇、远吕智虽然各有各的神智,但却同时存在于一个身体之中,实乃同根同源、三位一体的缘故。”
陆玄点了点头。
所谓当见三尸,是指修行必须到了明心见性,三尸神现的境界,如此方能斩却三尸,斩除执念。
而在古法修行中,有言及,到了明心见性,三尸神现这一步,道门称之为金仙道果,佛门称之为金身罗汉,妖族称之为大妖,巫门称之为大巫。
长须男子继续道:“昔日我等的本尊便是修行到了明心见性的地步,其中,八岐大蛇为本我念,也就是自身尸,远吕智为恶欲念,也就是恶尸,而我为善心念,也就是善尸。”
“我们三人之中,我与远吕智势同水火,相互仇视,但却谁也离不开谁。原本我等势均力敌,但火影世界中,战争频频,杀戮不断,邪神远吕智的实力与人的杀戮、贪念及欲望一道水涨船高。”
“于是乎,我便被邪神远吕智镇压于体内牢笼之中。他想要彻底炼化我,于是日夜不断地用欲火煞气销蚀于我,这千年来,我当真是折磨不断,苦受煎熬。”
看着长须男子痛苦的神情,陆玄沉默片刻,待其恢复平静,继续问道:“怪不得先生身具东土神州的道法,却又说自己是土生土是的东瀛生灵?若如先生所说,那位神明已经到了金仙的境界,又是何缘故流落东瀛,落了个神魂不全的悲惨地步。”
长须男子轻声叹道:“自然是因为他的敌人比他更为厉害,修行更加精深,道行更加高明。”
“至于我等三人的本尊到底是谁。”长须男子苦思一番,摇头道:“我也不知,只是冥冥中知道自己的跟脚在神州浩土之中。”
“我能感知到,这方世界的神州大地上有与我同根同源的气息。所以,不知小友能否帮我一个忙,让我明白我到底是谁?”
说到这,长须男子目光灼灼地盯着陆玄,眼神中带着一种莫名的悸动。
飘零半生,浮生若梦,何时才能知从何处来,如此方能明往何处去?
明心见性,清晓过往,把握现在,得见未来,此即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