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一池夏水皱涟漪。
风波恶,悲欢多是为离合。
风意暖,世间多被温情欺。
虽是夏季,但有风总比没风来得清而爽。
而且,在木叶村民看来,夏天代表着热情,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木叶火之意志的真实写照,所谓一年最是风光好,我言夏日胜春秋,花开明媚山川秀,绿树浓荫日月昭。
暖风带着温润的湿意,红了荷花,似少女娇媚的脸庞,拂了柳条,似少女蛮细的腰肢,白了百合,似少女雪嫩的肌肤。
看着这些明媚动人的女子,一名魁梧大汉的骨头都要酥了,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少女的风情?
世间又有什么能比少女身上散发的淡淡香气更能让英雄折腰,好汉俯首。
这么说来,我身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忍界响当当的好汉,留恋少女的美貌,岂不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之事。
想到这,他只觉眼睛不够用,恨不得立刻分出影分身来,忽然看到一处车灯明晃晃耀眼,只觉又白又大,又看到某处馒头,只觉又香又软,心中火气一热,两条红色的细流就此顺着鼻孔流了出来。
大汉连忙擦拭了一下,贼笑嘻嘻地晃动着眼睛,越发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他一脸猪哥相,贱兮兮地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果然,还是木叶的姑娘最好看了。”
然后,他猛地摇了摇头,晃了晃身子,一本正经想道:“本大爷的心是属于纲手的,可不能被这些莺莺燕燕迷惑了眼睛,不过,文人的风流韵事,都是为了搜集素材啊,想必纲手肯定明白我的,都是为了艺术创造啊。”
大汉后怕地揉了揉自己粗狂的面庞,一脸不爽道:“纲手也真是的,我明明为了艺术牺牲自己,不惜耗费精神、大费力气、想法设法来领会世间女子之美,凡夫俗子不明白我也就算了,你也不了解我,真是不爽啊,不爽。”
这好色且不要脸的昂藏大汉,自然是有着木叶三忍之一、好色仙人,呃,不对,蛤蟆仙人之称的自来也是也。
虽然他看似荒诞不经地在四处寻芳猎艳,好吧,也可能确实就是在寻芳猎艳,但其实,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自从纲手离开村子,外出游历散心,沉迷赌博,自来也便如影随形紧跟不舍。
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时分,正所谓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和九月授衣。
和之国中,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便是七月份,但到了七月末期,天气就悄悄转凉,直到九月份,就要迎来寒风,穿上厚衣服了。
而在7月和8月,和之国的花店会因一个民间的祭奠———盂兰盆会而繁忙起来。
盂兰盆会则是迎接过世的故人回家,也是木叶忍村公祭战亡忍者的悼念日,是于飞鸟时代(592年- 710年)由高天原神界传入和之国的习俗。
盂兰盆,据宗密的《佛说盂兰盆经疏》所说∶“盂兰是高天原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
法盂兰盆会的形成渊源于这部八百余字的佛经,经中说∶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
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
母死后被打入饿鬼道,受尽苦刑的惩处。
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更得了神通之力,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
目连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陀。
佛陀指示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
目连母亲得脱离饿鬼转为畜牲道,生变为狗。
而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道。
又因和之国于高天原有所阻断,所以,和之国的盂兰盆节较高天原处晚了一个月,也就是八月十五日附近。
盂兰盆节的起源如上所述,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盂兰盆节是在夏天迎接并供奉祖先(逝去亲人)魂灵归来的仪式。
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