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不谋而合

见龙定鼎 神哥废柴 1047 字 3个月前

由于虎牢关斗将的失败,董卓将一身怨气,出在了袁绍的叔父一家身上,当然此事早晚都会发生,有无赵云存在都是一样。

袁绍送赵云与曹操上船后,又马上召开了联军会议,并且在会议中提出绕道梁县阳人聚的计策,众诸侯听罢皆是默默无言,似乎也看出了袁绍的心思,但却也不想点破也不想反对与参与。

唯有长沙太守孙坚一人反对,坚持继续先前的计划,然后袁术与袁遗也参与其中,使孙坚无法抗命,只能马上率领大军前往阳城,尽可能的追赶时间,说不定还能救援赵云曹操。

别部司马刘备则坚持原计划,继续在荥阳等待船支,袁氏兄弟也是瞧不起刘备与他的两千人马,所以便没有去强求于刘备。

船队行至五社津一带时,在熟睡中的赵云突然被人叫醒,五社津原为天志盟的撤离基地,此时仍然潜伏着几十号暗人员,地字一号镇户便是此处的负责人,半个时辰前他收到了,从虎牢关地字二号镇户手上传来的密信。

地字一号镇户看过密信后,马上招聚集了潜伏在洛阳周边的暗卫,大约有两百多人,分别乘坐五艘渔船,打算在五社津拦住船队,将消息传到赵云手上。

赵云看密信时天色已亮,他立刻派人请来了曹操,不过他没有将密信之事直接告诉曹操,而是叫徐庶假意以推测的方式,将袁绍突然改变计划的原由说了出来。

在船仓的临时会议厅内,徐庶朝赵云与曹操行礼后说道“在此向主公与曹校尉致歉,打搅了两位的清梦,不过事态紧急,事关有我等两万人马的安危,徐庶只能如此行事,还望两位见谅!”

赵云打了个哈欠说道“元直有话只管讲,不必如此客气,孟德也是明事理之人,自然不会怪罪!”

徐庶缓缓说道“此次诸侯反董,至此今时主公与镇东军众将多次斩杀敌将,昨日主公又与吕布大战一日,擒获吕布三员部将,又捕捉了吕布的赤兔马,论功劳当居盟军第一。但是联军的盟主乃是袁本初,主公可是喧宾夺主了,昨夜观察地图发现,由虎牢关南下转西可至阳下。袁绍担心主公再立新功,极有可能临时改变计划,将孙文台所部派往阳下,如此主公与校尉便失去了后援,甚至有兵败被围之险,而孙文台则可由阳下出击洛阳城,孙文台建功袁绍便是指挥有力,而主公与校尉将生死难料,由此袁绍便可一人为英雄!”

赵云听罢假装起身怒拍桌说道“元直!你岂能如此看待袁盟主,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乃是天下族士领袖,又怎能有这卑鄙小人之举了,再者反董大计在前,袁盟主乃是谦谦君子,其心胸似海阔,决对不是妒贤嫉能的小人,元直以后且不可胡乱猜疑!”

曹操听罢却起身摇了摇手指说道“子龙有此言语,皆因与袁本初相处较短,而我与袁本初却是同窗好友,深知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元直所言之事,袁本初还真干的出来,甚至我能想到此计出自许攸之手!”

赵云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孟德!你真的相信元直的推测,你可要知道元直所言也是无凭无据,乃是凭空猜测所出!”

曹操叹了口气说道“我与袁本初、许子远,还有张孟卓都是同窗好友,年少时便经常一起玩耍,岂能不知他俩人的秉性。袁本初此人志大才疏,多谋却少智而优柔寡断,并且是个见利忘义之徒,难有英雄气概,子龙所作所为皆已触及其利益,加上许子远的毒计,我相信元直所言极有可能已经发生了!”

曹操又继续说道“再加上袁公路的心胸狭隘,连孙文台都难以幸免,曹某甚至猜想你我两路人马,皆已被袁公路出卖给了董贼,若说袁本初是伪君子,那袁公路便是真小人了,就算此役子龙与我无事,以后的粮草恐怕也供不上来!”

赵云听后一脸后怕的说道“当下咱们已行至五社津,若非要就返回虎牢关不成,万一我们回去,却发现袁本初没有改变计划,不知我等该如何交待!”

曹操踱步说道“只有一计可一举两得,我等不必返回,直接前往平阴,你我联合攻下平阴城,以此为据点等待孙文台与刘玄德,先前我们约定你我在平县上岸,而孙文台与刘玄德则平阴,若是计划不变,也不会置孙刘两军入险地,我等汇合一处便是,而后再图谋攻打洛阳城。若是计划有变也不打紧,你我据守平阴城,等待孙文台到达阳下后,便可南北夹击洛阳城!况且袁公路若是出卖了我等,董卓必会在平县设伏,如此你我还能从何处登岸,难道从已被烧毁的孟津港吗?”

曹操的想法与赵云不谋而合,但是阻止董卓迁民,甚至是阻止董卓放火烧洛阳,可能就遥遥无期了,而且孙坚在阳下肯定也会先战败。

赵云想了许久才叹了口气说道“孟德此计甚妙,但却有两处使我等无可奈何,其一对于洛阳的百姓,我们束手无策,其二我们也没有办法通知孙文台,我们突袭的目的,便无法达成,最大的作用也仅是,使虎牢关的董卓军退出成皋、筑县及偃师城,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袁绍会不会带领诸侯推进?”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曹某学识尚浅,以当下的情况也只能如此,袁本初想做大事,却是一个胆小如鼠之辈,极有可能不会朝洛阳城进军!”

后世历史上,董卓放火烧了洛阳城,强行逼迫洛阳人迁往长安之后,也确实放弃了虎牢关,然而袁绍却带领众诸侯退回酸枣大营,每日饮酒作乐不思进取,倒是曹操带兵追击,却在成皋附近中了徐荣的埋伏,并且被徐荣打的丢盔弃甲险些丢了老命。说明董卓确实留了后手,而袁绍也确实胆小如鼠不思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