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一堂课

仙道在上 南朝陈 2301 字 1个月前

没有任何宣传,陈留白要给道院上第一堂课的消息犹如一块大石头砸进了水井里,激荡起不小的水花,明的暗的,引来一双双眼睛窥视观望。

陈留白忽然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道院存在的意义:对于大部分的底层散修而言,能够走进院中修习,绝对是难得的可以进步的机会。

当然,根据相关规定,道院只招收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超龄者不在此列。

但散修们关注的重点并非己身,而是子孙后辈们的未来。

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所学道法粗浅,对于寿元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能活过百岁,已是长寿。

毕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苦累,存在着各种疾病和意外。

让人能坚持打拼的信念因素不少,其中一项,便是“传承”。

血脉传承、衣钵传承……

很多人身处困境,已然看不到未来,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孙辈能够走出去,能够有未来。

这份希望,便是念想,无比强烈。

然而底层崛起,谈何容易?

自身的局限,外部的阻力,层层叠叠,犹如一张网,束缚得结结实实。让人难以挣扎得开。

想当初,陈留白在街头上被道人选中,脱颖而出,一下子超脱于万人之上,绝对称得上“天选”了。

……

现如今的道院已焕然一新,收拾得干干净净。在正堂上,同样供奉着三尊帝君神像,外貌造型,与教谕署的几无二样。

神像之上笼罩的法韵亦然,充满了那种不可捉摸的玄奥意味。

对于这个现象,陈留白颇感兴趣,然而百思不得其解。

以高化城道院的状况,纵然称不上荒废,那也是关门了好一阵的,甚至还被别的生灵所盘踞过,就差窃位而居了。

那么,这三尊帝君神像上的灵性是如何保持住的?

可以肯定一点,祂们走的路子,绝非神道。

也许,世间流传的传闻,真得就是真正的答案:三位帝君皆已合道超脱,超越于整个天地之上了……

也正因为如此,祂们的神像才会广泛存在于各个地方,不分玄门旁门,不分宗门流派,只要有修士的地方,就会供奉着。

从这个程度上讲,赫然成为了某种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