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谷村,随着龙须草的茁壮成长,编织厂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整个村子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王大山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在时代的浪潮中,翠谷村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这天,阳光明媚,王大山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编织厂。
他在车间里仔细查看了每一道生产工序,与工人们交流着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从编织厂出来后,他又来到了农田,查看龙须草的生长情况。
“王支书,您看这龙须草长得多好啊!”
负责照看龙须草的老李兴奋地对王大山说,“照这个势头,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自己供应原材料了。”
王大山看着眼前翠绿的龙须草,满意地点了点头:“是啊,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不过,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加强管理,确保龙须草的质量。”
正说着,小李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王支书,您快去村公所看看吧,县里来了个考察团,说是对咱们村的发展很感兴趣。”
王大山一听,连忙说道:“好,我这就去。”
说完,他和老李打了声招呼,便跟着小李向村公所赶去。
来到村公所,王大山看到一群人正在和村干部们交谈。
他走上前去,热情地说道:“欢迎各位领导来我们翠谷村考察指导工作,我是翠谷村的支书王大山。”
带队的领导笑着说:“王支书,久仰大名啊!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你们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村子提供一些借鉴。”
王大山连忙谦虚地说:“我们也就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随后,王大山带着考察团参观了村里的编织厂、旅游度假区、学校等地方,详细介绍了翠谷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
考察团的成员们对翠谷村的发展成果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要将翠谷村的经验带回去,推广到其他村子。
参观结束后,考察团的领导对王大山说:“王支书,你们村的发展思路很清晰,成果也很显着。不过,我觉得你们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村里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王大山听后,眼前一亮:“领导,您说得太对了!我们村里有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手工艺,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我们一定会好好研究,把乡村文化品牌打造起来。”
考察团离开后,王大山陷入了沉思。
他意识到,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对于翠谷村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于是,他决定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和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挖掘和传承村里的文化资源。
晚上,村民们齐聚村公所。
王大山站在台上,说道:“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件大事。咱们村这几年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咱们不能只盯着钱看,还得把咱们村的文化传承下去。大家说说,咱们村里有哪些值得挖掘和传承的文化资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