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十胜十败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2194 字 3个月前

二月中旬,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整个华北平原,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天空密密麻麻,无数黑点,那是去年秋天飞往南方过冬的大雁,开始往北方迁徙。

如果从高空俯瞰地面,在冀州北面的河间国,此时正有约一万骑兵以及两三万步兵,正在穿过莽莽平原,往南方而去。

幽州的战事其实早就停下来了,从去年冬天开始,徐荣从三韩半岛北上进攻辽东,一路先破乐浪郡,再破辽东郡,杀了公孙度一个措手不及。

公孙度从渔阳也开始进行反攻倒算,二人率领大军东西夹击,打得公孙度节节败退,只是到十二月的时候天气实在过于寒冷,战争暂时停滞,到今年开春之后,继续开战。

而趁着这段时间,鲜于辅奉了刘虞的诏令,笼络各方人马,再次聚齐数万大军,开始南下准备进行讨伐袁绍的大决战,其中阎柔与柯比能,赫然就在其列。

仲春的北方还带着一丝丝的冷厉,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宛如刮骨刀一样深入骨髓,旷野之上万马奔腾,一路疾驰,向着河间国杀来。

河间国的守军力量不多,数日之内,北方告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冀州,让冀州上下各郡国的官员纷纷为之震动。

与此同时,洛阳方面,开始了第三次对魏郡的北伐战争,因为安阳已经拿下,就不需要再打一次,所以这次关羽率领大军渡过了洹水,开始向邺城方向发起进攻。

不过要想突破邺城的防御线也不容易,周围有数座城池,邺城本身也是城高墙厚,从王芬时代开始,邺城就数次加固,到如今已经堪比半个长安。

这里说的堪比半个长安,意思是在城墙的高度和厚度上已经和长安差不多,仅仅在于占地面积没有长安和洛阳那么宽广而已。

要知道长安城城高十多米,厚度也有四五米,而且还是砖墙工艺,不像很多小县城那样,属于夯土结构。

但这样的城池想要进攻其实很容易,因为长安城实在是太大了,四面城墙加起来的长度有十二公里,站个几万人在上面跟玩似的,没有个十几万守军根本守不住。

历史上赤眉军攻打长安,更始帝兵力不足,没办法防守住所有的城墙,只能骑马逃走。

然而邺城由于占地面积没有长安那么大,所以在城池高、城墙厚的情况下,几万人就能守住所有的城墙面。曹操攻打邺城,把邺城团团包围了也攻不进去,靠水淹的方式把城里人饿死大半才最终靠内鬼开城门拿下。

所以哪怕关羽北上进攻魏郡,要想迅速地把邺城拿下也没那么容易。至少在这一点上,袁绍不担心。他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东面战场,只有击败兵力最多,实力最强的青州,他才有获胜的机会。

二月下旬,青州军终于开始出发。

官道之上密密麻麻的马车一眼望不到头,马车夫们呼喝着号子,鞭打着驽马,周围成群结队的辅兵帮忙推着车马,偶尔中途出现马车车轮发生问题,导致堵塞了道路,也是很快把货物转移,车辆丢弃在野外。

军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从鄃县出发,旷野上浩浩荡荡的士兵像是要把整个平原都堆积成一片黑色的雾,站在远方瞭望,地平线上无数个黑点向西方缓缓移动。

从鄃县到甘陵之后,原本还有座夏津城池。这座城池最早还是当年刘备联合公孙瓒进攻冀州,在葛亭之战前修建的,后来被袁军作为冀州进攻青州的粮草运输中转站。

但此时此刻,这座被当做粮草中转站的小城池已经被毁掉。原来的夯土和木制结构要么被推倒,要么被烧毁,原地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夏津城被毁的消息早就通过斥候传到了陈暮的耳朵里,原本陈暮还担心袁绍会把甘陵也毁掉,但这个消息一直没有传过来。

等到大军抵达甘陵城下,城池内的守军几乎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就弃城逃跑的时候,陈暮总算是舒了一口气。

还好袁绍总该要犯一些糊涂,没有像历史上早期那么英明果断了。

刘惠建议袁绍把甘陵城毁掉是对的,作为清河国的治所,这座城池离界桥差不多是50公里左右,也就是后世临清到威县的距离。

历史上官渡之战当中,官渡到乌巢的距离大概有20多公里,这个距离是很适合做为后方存粮基地的。从乌巢往前线官渡运送粮草,需要运送的时间只有一天,中途少了很多可能村庄的风险。

但同时它一旦暴露,就面临着要被偷袭的险境。所以袁绍把粮草全部囤积在乌巢,其实是一个蠢招。最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存放在燕县或者酸枣这样的城池当中比较保险点。

当然,从当时袁绍的角度出发粮草放在乌巢野外也无可厚非。毕竟十多万大军压境,敌人只有三万人马,几乎是飞龙骑脸,自然选择运输最短的方式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