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书房密谈

之后是就泾阳侯重病,将近两年时间无法参与政事,刘闵的精力又都放在解决泾阳集团内部矛盾上,所以泾阳侯这一支在朝中的势力很快走了下坡路。

真正能抗衡黄信的,就只有北海郡公刘铎了。

刘铎是大西国最大的诸侯,也是朝中现有的两名公爵之一。

北海城是北方重镇,人口十万户,带甲十余万,祖上是当朝最大的开国功臣。原本北海郡公并不姓刘,太祖武王为避开异姓不侯的的规定,特地给他赐姓为刘,先是封为万户郡侯,之后擢升公爵,可谓极尽恩宠。

北海郡公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数代人坚守北方苦寒之地,从未使外族跨过北海与威武关防线一步。

所以先帝驾崩前,急召刘铎进京,任命其为司马,其子为卫尉。

本以为如此安排就能高枕无忧,怎料事与愿违。

刘铎之子年纪轻轻位列九卿,很快变得目中无人,在京城横行霸道,得罪了不少权贵,导致朝中老臣颇有怨言。

刚好一年多前,匈人大举南下扣边,威武关守将无能,接连吃了多场败仗,关外的十多个营垒尽数丢失。

刘铎便借此机会,让儿子带兵前去支援。一方面让他远离朝堂,避免再生事端,另一方面也是想给他立功树立威信的机会。

谁曾想,这小子贪功冒进,被匈人游击军诱敌深入全军覆没,仅余他一人逃回。

此战导致威武关城门大开,匈、氐联军进入城内一番劫掠,所幸中原反应迅速,调集兵马驰援,东边的温泉关和泾阳郡也都同时出兵,很快将威武关收复。

一战损失十万精兵,朝野震动,连年幼的国君也拍案大骂。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刘铎还想保全儿子的性命,便以司马的身份将之拿下,发配回了北海城。

怎料黄信却不依不饶,连同朝中大臣举谏,说定要斩杀此人,方能告慰战死沙场的冤魂。

当时国君年幼,看不出其中门道,仅凭自己的是非观,就支持了黄信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