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四七)展望未来

那两个人刚一坐定,就分别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里面取出了一份油墨印刷的报纸来……

“报纸?!”江小龙感到很震惊。“怎么这么快就有报纸出现了啊?”

其实在江小龙以前生活的那个时空中,报纸的出现还是比较早的,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并不俱有新闻时效性。宋朝期间,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为报纸的大批量印刷奠定了基础,但是人们在那个时候还不怎么需要这种东西,所以并没有开始对公众发行。

直到后来人们有了这种信息需求之后,俱有较强新闻内容的报纸才大规模地应运而生。

江小龙接过了傅建宏手中的报纸,很稀奇地翻了翻。林友旺见他很高兴的样子,不由得说道:“这不过是活版印刷术而已,古时候就有的技术。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知道,可这可是日报啊。”江小龙笑道:“还是大版面的。”

这报纸的头版上方确实写有几个苍劲有力的草体大字——“天京日报”,下面还附有日期。

“日报是时效性很强的媒体。这天天急活的,人工费用可就大了去了。古人虽有活字印刷术,但是一本书的出版可就时日很久了。这报纸可是写出稿子就必须要马上付版印刷的啊。”

江小龙还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一边拍着手中非常简陋原始的报纸,一边说道:“这可是社会向现代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是现代媒体传播的起始。”

傅建宏笑了笑说道:“这是早在去年的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的东西了。掌管经营这家报纸运作的家伙叫做梁浩然。”

“我虽然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从他对报纸的运作方式上来看,我怀疑他也是一个穿越者。虽然说,这家伙一直是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许多较为敏感的话题,但是看得出,他熟悉我们那个时代的媒体运作方式。”

“那这么说,在刚刚结束的这场战争之中,他也会做很多的报道了?”江小龙笑道:“看来我也会在里面被他们做报道了。”

“连篇累牍。”林友旺有着一张大长脸,他微笑着说道:“他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吹捧你。所以,我们也是在报纸上才知道了你的许多情况。”

“发行情况怎么样?”江小龙问。

“目前还没有正式全面推入市场。”林友旺回答道:“大部分都是官方机构以及朝廷高官们的订阅。因为成本较大,都是手工印制,所以发行量很小。普通市民想要买一份的话,需要支付一个银币,而且还有价无市,因为发行量太小。普通人不要说买不起,就是想买都很难。”

“刚刚起步确实是这样的。要等以后实现机械化了,这成本才能降下来,发行量才能上得去……”江小龙一边说着一边翻看着报纸。

报纸的头版基本上都是在拼命地拍新皇帝的马屁,这是必须的。只是这时候还没有照相机,所配的图片都是请画师先画出草图来,然后用泥模刻画好之后,再用油墨印刷到报纸上去的。

图形都十分简单,寥寥几笔勾勒而出。复杂的图形太过费时,时间上不允许。

报纸从第二版起才开始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江小龙被其中两篇报道的内容所吸引。第一篇是说的今日京城的京西大营里,又有一批军队被就地解散了。

朝廷前两日已经做出了决定,全国大部分因战争而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都将会被分批解散。这已经是该计划中的第二批解散的部队了。

为安抚那些将要解甲归田的将士们的情绪,朝廷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抚措施,包括给官兵们发放路费、食品以及若干衣物等等,以资鼓励官兵们返回家乡,重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报道的末尾还列出了一些人员名单,说这些人或贪赃枉法,或肆无忌惮地大发国难财,或拒不听从上级指挥、自行其是,或包藏祸心、意欲趁乱闹事、对抗朝廷等等等等。

小主,

这些被列入名单上的人都将在今日被刑部审理严办,大部分都是死刑。江小龙在这份名单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贺天畴。

在战争时期,江小龙曾率部匆匆赶往天京以东驰援,并在路上遇到了贺天畴及其所部。当时贺天畴正要前往天京参加天京保卫战。江小龙当时就曾劝说他不要试图率兵进京,但是贺天畴却不置可否。

看来这个家伙最后还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犯了朝廷的大忌了。

江小龙对他的印象还可以,至少相信他不是一个心怀造反意图的人,只是脑筋不太活络而已。但是他最终却是这个结局,江小龙只能在心里暗自感叹一下。两个人只是萍水相逢,这种事情江小龙没有办法去管,也管不了这么多——那名单很长,相信其间必然还有冤案和错案。

第二篇报道则说的是,青龙帝国与北洋海盗帝国的外交人员已经开始正式接触,今天双方为就战俘遣返以及战争赔偿等问题,召开了第一次外交会议。

会议的气氛是友好而热烈的,双方都阐述了各自的立场,但是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看到这里,江小龙笑道:“从报道上看起来都知道,双方争吵得很激烈啊!大家的期望值相差巨大——这个谈判估计会旷日持久,不可能那么快就谈得下来的。”

报道的后面说的是朝廷已经在天京南郊大兵营里面新建了一座战俘城,所有的战俘都将被迁入到这里居住和看管。

这座战俘城是在京郊南大营原有的规模上兴建的。京南大营原本就是一座占地很广、规模宏大的兵营。里面现存有大批的砖石结构或木质结构的楼房或平房,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供战俘们使用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