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光明之世始于周太祖

“就看这些藩镇处处翻脸不认人的模样。”

“吃肚子里然后不认账的可能更大。”

……

大汉·武帝时期

“唯保天下者可以有天下。”

刘彻看着天幕里发善心的周太祖略有几分感慨。

易地处之,非我子民,管你如何!

朕得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那是大父阿父留给朕打匈奴的!

不过若是大父……

刘彻咂了咂嘴。

想不出来,大父这人摸不透……估计做的比这周太祖还绝。

弄不好这南唐当年就得举国来投。

……

【唐末以来,中原大量驻军,各大藩镇所在之处都寻找无主之田地设置所谓的“营田”,然后招募富裕的农户耕种,交租。】

【地方如此,中央户部也另外设置相关机构,总管天下“营田”。这个机构所得租税上缴国库,不隶属于地方州县。】

【这样一来,造成两种情形:一方面,有许多青年想耕田却没田可耕,一方面又收容了奸盗不法之徒,使他们得到了庇护,州县没有权力过问。】

【后周之初,百姓弄不清这些营田究竟归属于谁,所以也不敢在所属营田之上投资盖房种树等。】

【同时,因为当年朱温与淮南王杨行密大战,从淮南抢回几十万头耕牛。这些牛被分配给了农户,农户每年向朝廷交点牛租。】

【但梁亡之后,“自是历数十年,牛死而租不除,民甚苦之”】

【这两个烂摊子叠加在一起扔到了周太祖手里。】

……

天幕上。

一道道身影自京师向各州、县奔去。

一张张白纸墨字的诏令贴于墙头。

百姓们交谈接耳,随后高呼万岁!

一转眼,

那一处处无人敢动的荒田立起了一座座草房木屋。

耕牛在田中,桑树植于两旁。

这副画面又化作一封奏疏,呈于皇帝手中。

朝堂上。

郭威执着奏疏,对一众大臣喜颜笑谈。

突然一人出列,目藏贪婪。

“陛下,过去留下了那么多营田,其中不少是肥沃富饶的,不如都收归国有,然后将它们卖掉。”

“如此,至少可以得到几十万贯钱财来充实国库。”

郭威的微笑僵在脸上,随即缓缓收敛笑容,沉声道:

“利在于民,犹在国也。”

“朕用此钱何为!”

……

【当时有大臣提出各地方可以“便宜行事”,撤销营田。】

【周太祖不同意。撤销营田,那些已经耕种了几十年土地的百姓怎么办?】

【随即下了一道敕令,从此以后,取消户部管理的营田事务,将耕种营田的农民,划归地方州、县。】

【他们现在的田地、庐舍、耕牛、农具,同时一并赐给现在的耕种者作为永久产业!】

【以前规定的牛租,从此以后,全部蠲免。】

【“是岁,户部增三万余户,民既得为永业,始敢葺屋植树,获地利数倍”】

……

大汉·文帝时期

“治国有道,天下清明之气初见端倪。”

刘恒敏锐的感觉到了时代再次开始发生变化。

“但前代积重难返的弊政,想要移风易俗而整饬天下,使万民得以复苏,不是容易那么容易的。”

这些消除损害百姓弊端的善政是匡救时局的好办法。

但天下想要得到治理只有善政是不够的。

人亡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