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赛花见金军停止了渡河,沿着河岸缓缓往东而去,心中暗喜。她立刻命人沿着黄河北岸监视金军动向,自己这带着人马回到了河中府。
种师道在河中府焦急的等待着前方的消息,直到他们得知金军最终没有过黄河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就在这折赛花和金军争斗的时候,西域张久亮、岳飞、李俊喜联名给种师道发来了加急文书。
种师道出潼关以后,这个加急文书送到了张叔夜手中。张叔夜见文书上插满了红色的野鸡毛,他不敢怠慢,急忙就将这个文书发到了军前。
种师道看了这封文书后大吃一惊,原来文书中说桑贾尔带兵回来了,连破华夏军控制的数座大城,费尔干纳盆地尽失。曹正困守曹八集(就是原来的安集延,安集延改名曹八集的事情见“建国大礼七”)。岳飞手下主力只有几千大理的竹枪兵,面对桑贾尔数万大军和各部落的反叛,显得捉襟见肘,请种师道发兵救援,否则故宁行省恐怕难保。
种师道早就接到了故宁行省各地救急文书,但是文书上都说是故宁行省有不少部落不服华夏军军令时常反叛作乱的事情。对此,种师道也能理解,毕竟在那个平行世界,安集延附近的地区也是不安定的。自己华夏军虽然在那里建国,但是毕竟根基尚欠,要想彻底控制那里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在东归之前,他给张久亮留下“授业、农耕、拥军”三策略,要对故宁行省之地徐徐图之。
面对故宁行省的叛乱,种师道已经派出牛皋、王旗牌、纳斯尔丁(阿凡提)带领5000骑兵前去支援岳飞平叛。种师道感觉这5000骑兵用于平叛数量还是可以应付的,可是这桑贾尔带着数万大军东征,这可不是岳飞、牛皋的偏师能够应付。何况如今种师道计算路程,牛皋还没有到故宁行省。
折赛花带着种世豹、时迁等人兴高采烈的回到了河中府,河东大战之后华夏军的士气多少有些低落。这次河中府之战虽然算不上什么大胜,但对于鼓舞士气却是有一定作用的。
众人回到河中府本来以为种师道会大排酒宴犒赏三军,没想到种师道传令先让大军修整,然后让时迁和折赛花觐见。
折赛花、时迁见种师道脸色阴沉并无半点喜色,二人都疑惑不解。
折赛花问道:“爹爹,如今金兵已经撤走,我军取得胜利,应该高兴还对,为何如此忧愁?”
种师道把西域传来的救急文书递给了折赛花,道:“你二人都看看吧。”
折赛花看了这个文书后,也是面色阴沉,她将文书又递给了时迁,问道:“爹爹这个这个文书是什么时候到的。”
种师道说道:“张叔夜转回来的,到这里还不到半个时辰。”
时迁这时候也看完了这个文书,道:“没想到这个桑贾尔又回来了。”
折赛花并没有跟随着种师道进行过第四次西征,对这个桑贾尔也不了解,于是问道:“这个桑贾尔何许人也,值得爹爹如此发愁。”
种师道说道:“桑贾尔乃是西方塞尔柱国家的共主,为父当年跟西辽军决战之后,军力疲惫,再也无力与桑贾尔争短长了。后来与他们签订了《西域条约》,桑贾尔带人西归,而我军这开始东归。想必是他平定了西方后,又开始背约东征了。”
折赛花道:“这塞尔柱军队难对付吗?”
种师道知道这个塞尔柱集团还是一个国家初级状态,但是却不能掉以轻心,就是这个塞尔柱的军事集团在未来的几百年后诞生了一个叫奥斯曼的部落,最终这个部落打破了君士坦丁堡,断绝了东西方的交通。西方人为了得到东方的香料(就是胡椒、大料的炖肉作料)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种师道说道:“这个塞尔柱集团虽然目前军力不强,只有古拉姆奴隶军团和土克曼重骑兵还算是有些战斗力,但是看他们如此背信弃义不守条约,我等必然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必成大患。又何况我军在西域兵力虚弱,就凭借岳飞拿点竹枪兵恐怕难以应付桑贾尔的突厥铁骑。”
折赛花道:“这加急文书来到这里怎么也得月余了,你们锦衣卫在西域就没有传递消息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