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的宗教狂热正是司马昭的军队想要看到的,他们主动冲上来决死冲锋,也省的之后再搜山检海了。

半年之后,司马昭讨平了十八路反贼,随后他以征夷将军的身份,宣布接管邪马台国的国政。

他深知,若要长期稳定统治东瀛,必须建立一套以本朝为基础同时适应本土的新的统治体系。

于是,他任命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和投靠他的倭人贵族,担任“五大老”和“五奉行”。

分别负责军事、行政、财政等事务。

这些贵族原本是卑弥呼的部下,但在司马昭的威逼利诱下,纷纷倒戈,成为了他的傀儡。

卑弥呼的权力被彻底架空,她的宫室被司马昭的军队严密监视,再也无法通过那名男子传达命令,甚至那个男子的人身安全也被司马昭控制。

倭人们逐渐意识到,卑弥呼的神权已经无法保护他们,而司马昭的统治则成为了不可抗拒的现实。

司马昭并未满足于此。

他深知,若要彻底巩固统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倭人的信仰。

于是,他下令在思雒城和东京都修建了宏伟的汉式宫殿,供奉刘邦神像。

当然,为了适应当地动不动就有地震的环境,还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造。

刘邦为天地众鬼神的主人,谁不听话就会遭到他的惩罚。

比如牛皮哄哄的八岐大蛇,其实原本是有九个头的,当年在芒砀山为祸,被刘邦砍下一颗脑袋才逃到东瀛之类的。

总之,对本土的宗教信仰进行了创新改编。

他亲自率领倭人贵族,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宣布大汉天子才是东瀛的至高神,取代原本的鬼神信仰。

倭人们起初对此极为抵触,但在司马昭的高压政策下,不得不屈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的数年时间里,倭人们逐渐接受了新的信仰,开始崇拜大汉的天子,视其为天命的象征。

司马昭的统治逐渐稳固,他成为了东瀛的实际掌控者。

卑弥呼女王则成为傀儡,以至于司马昭被跪舔他的倭人尊称为“邪马台国父”。

而他并未因此而松懈,反而更加勤勉地处理政务。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找到刘禅要求的大银山,不过他前数年都没找到如此大体量的银山。

铜山、铁矿倒是找到不少,他下令修建道路将这些矿山与港口连接,方便矿产出口。

同时开垦农田,不断鼓励汉人迁徙落户殖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