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忙道:“怎么会嫌,谢还谢不够,四哥,我与您一同去。”
胤禛说:“胤祥到这会儿还伤心着,不如让他送你一份人情,做些能提起精神的事,而非你欠他人情。因此,这话我来说最合适,等他答应了,你再去谢一句,他也不为难。”
八阿哥抱拳,深深作揖:“多谢四哥。”
胤禛道:“等办成了,再谢我不迟。”
然而这件事,到了永和宫,便是另一番光景。
胤禛母子早就知道,皇帝要在女儿婚后,大封六宫,不仅佟妃会被封为贵妃,觉禅氏也能有幸封嫔,而胤禛一早就说过,他想要这份人情。
如今机会来了,可时机却如此令人难过,得知儿子要劝说胤祥出面,德妃犹豫了。
“你不怕伤了胤祥的心吗,眼下,是说这些事的时候吗?”
“过了这个时节,谁开口都不合适,只能跟着佟妃娘娘一起封,可儿子想要截下这份人情。”
德妃怔怔地看着儿子,心里高兴又难过的情绪,该对谁去说。
要说狠,谁能有皇帝狠,如今胤禛能学得他皇阿玛一分,当娘的便十分骄傲。
可这份狠劲的代价,要用一生来承担,最心爱的弟弟,也最敬重他的弟弟,很可能就此散了。
胤禛才几岁,胤祥才多大,合适吗?
“要不,额娘来说,就说是额娘想为你挣一份人情。“
“儿子来说才合适。”胤禛郑重地望着母亲,自信地说道,“胤祥一早就说过,将来的路要和儿子一起走,今日起,儿子便与十三弟并肩同行。”
德妃的心重重一颤,她知道,性情脾气也好,抱负野心也罢,胤禛和胤禵,终究是走不到一起的。
胤祥愿意跟着胤禛,是他们母子的福气,可将来,胤禵要跟着谁,谁又来跟着他。
“胤禛。”
“是,额娘您吩咐。”
“就算将来,胤禵独自走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也一定记得,要把他送回额娘身边。”
“儿臣……铭记在心。”
胤禛起身跪下,向额娘磕了头。
上书房里,正是休息的时辰,胤禵在桌前写字,时不时抬头望一眼窗下的哥哥。
自从敏妃故世,十三哥回到书房后,不念书的时候,他就一直这么呆坐着。
胤禵知道,那袁答应伏法,十三哥不服,他也觉得可笑,可朝廷服了,天下人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