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江山如画

朱常瀛发现自己恋爱了,恋上的不是人,而是下龙湾外海星罗棋布的岛屿。

那山那景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

有多美,去过桂林去过阳朔的人一定会心有所感,想象桂林的山,脚边的稻田更换为凝碧的海,就是下龙湾外海的景色。船行其间,荡起层层波浪,浅海处海底色彩斑斓,两侧奇石小岛姿态各异,如在画中游。

爱了,爱了,这地方在后世绝对是超5A景区,临海喀斯特地貌,恐怕整个蓝星独此一份。

就不要说朱常瀛,便舰队中的大老粗也被这般的美景所震撼,眼神流连,啧啧称奇。

景色美是美了,但美景不能当饭吃。

桂林的山奇美,桂林的水养人,山间的稻田养育着华夏儿女,由此成为人口繁茂,文化昌盛之地。而下龙湾外海群岛则人烟稀少,船行一个白日也没见到个人。

问过向导,没人知道这片海域有多少岛屿,就数不过来,这片群岛也没个正经名字。

朱常瀛兴致颇高,大笔一挥。

万山群岛!

唯一美中不足的,这片海域对大型海船来说太过危险,海面上这么多山,海面以下只会更多。由是如此,舰队以五艘巡逻艇为主,其余皆是福船,或者平底沙船,船队浩浩荡荡,绵延将近二里。

即便这样,航行也要小心翼翼,花费三日时间方才赶到下龙湾。

为什么叫下龙湾?无从考证,但这地势简直绝了。

两座半岛环抱,正当中一条水道刚好一里宽阔,沿着水道驶入内湾,内湾广阔,略呈三角形,深10里阔15里,北岸为十万大山,数条河流从山中奔涌而来,汇入下龙湾。放眼处,山势起伏,郁郁葱葱,猿飞莺啼,一片原始。

朱常瀛手中有一份粗略地图,这是先导初步勘查测绘来的,比照之后,大差不差。

东西两侧半岛地势较高,利于建城防守。海峡两岸各建一堡,扼守咽喉,那么海上来了多少船也惘然。北岸数条河流入海,有数片微小冲积平原,但能不能耕种则值得观察,怕就怕雨季时会被汹涌的洪水淹没,这是极为可能的,不然安南早就有人前来开发了,又怎么可能还是不毛之地呢。北岸东部地势平坦,为一处难得的山脚平原,只是被浓密的雨林所覆盖,想要开发,就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

总而言之,景色虽美,但就现实而言,开发为适合人类久居之地,难度不小。

当夜,舰队停靠在西侧半岛,人员登岸,安营扎寨,各处燃起袅袅炊烟。

大帐内,十几人围着长桌站立,长桌上铺着交趾地图。

这份地图相当久远,是成祖年间所绘制,即便如此,这份舆图也是个宝贝,因为安南还没有能够绘制详细地图的人才。

下龙湾,原属交趾布政司靖安州,州域南至下龙湾,北至永安州,因为荒芜所以未设州城,只在沿海设立一卫所,称新安所,可惜所城早已被黎氏摧毁,不存于世间。

明军退走,黎氏立国,为了填补红河三角洲人口,也为了彻底同大明切割,遂将靖安州人口内迁,事实上造就了两方边境上的缓冲地带。

这个策略十分靠谱,陆路难行,沿途不能获取补给,万一中原又要南征,难度无疑将大大增加,单单维护补给线,就累死你!

而沿途所见,朱常瀛也彻底明白,为何有史以来南征交趾总是走陆路,而非海路。

海况太过复杂,大船不敢进,小船进来对安南又没有优势,星罗棋布的岛屿就是天然的伏击场,令人望而却步。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咱华夏历来为陆权国度,对海洋没什么兴趣,偶尔的海贸兴起也是被动加入而非主动出击。本土海运都整不明白,就不要提海军圈地。

总而言之一句话,脑子太轴,没转过弯来。

现而今这地方属安南国新安州,州城就在原新安所遗址,位在下龙湾东北九十里。为了隐藏行程,舰队是从外海切过来的。安南国虽小,但当权者同大明掌权者脑回路一样,重视陆权,对沿海控制稀松。这也令朱常瀛钻了空子。

虽然如此,威胁还是有的,下龙湾西三十里,有安南军镇称安邦。这个镇,同大明卫所如出一辙,军屯附带警戒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