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国之重器

马钧连比带划,说自己耕种土地,在乡间常改制农具、水车等,农闲时以制作木人为乐,两人偶尔说起农具,一点即通,竟有惺惺相惜之感。

诸葛亮谈及往事,脑海中尽是当年在卧龙岗耕种情形,忽然却莫名悲伤,他二人情况看起来相似,但所求者却又不同。

不禁心中暗叹:“人之悲欢,竟如此不同。同是耕种,吾为骄矜博名,他为饥寒求存。”

马钧耕种改造农具,是因家贫无奈,为多得收获,以求温饱,自己退隐山林,是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避世消遣而已。

一时间感触良深,心头竟忽然有所明悟,不觉脱口而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马钧正说得手舞足蹈,闻言一怔,愕然道:“军师有有……有何指~指教?”

诸葛亮收回心神,问道:“元戎弩虽能连发,却过于笨重,不便运输,汝可有对策,将之精简,改为轻便之器!”

马钧略作思索,抱拳道:“在下愿、愿试上~一试。”

诸葛亮知道他敢答应,必定是有了想法,只是碍于嘴拙,不便表达出来,心中暗喜,他深知工匠手巧倒在其次,能善于观察思考,着手改造者寥寥无几,此等人才必有意外之喜。

遂马上传来工部郎中,命其挑选工匠,专门协助马钧改造元戎弩,一应经费、材料设法满足,不管是减轻重量,还是增加为一弩五十发,在军中定是一大杀器。

马钧受宠若惊,连连道谢,从小到大,他还从未拥有过如此充足的材料。

诸葛亮笑道:“连弩若能改成,吾当奏报汉王,封你为工学博士,专门研制器械,再请华佗帮你根治口吃之症。”

马钧万没想到会遇到如此知音,又是提携恩人,激动得无以复加,离席跪拜在地,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