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十二)栽培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651 字 2个月前

他先是向朝廷请示,征调来了各地的部分精锐明军和物资,解决了最紧张的问题。后又亲赴辽东各个重镇巡视,给辽东原本的军民打了一剂强心针。而曾经临阵脱逃和贪赃枉法的将领也被他处死,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表现相对优秀的将领。

这样一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重新在辽沈要地构建起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防御战线,而辽东明军也开始呈现出了将领求战心切、士卒士气高昂的良好局面。这里边的成效,从不久后熊廷弼两次战胜进犯辽东的努尔哈赤来看,有非常直观的证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这也说明一件事,朱翊钧对大局是有把控的,也如以往一样知道谁才是真正能办事的臣子,并一如既往地在启用之后敢于放权。

然而很可惜,就在辽东这边呈现一片大好形势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廷又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权力重组。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万历帝朱翊钧与之后即位的泰昌帝朱常洛接连死去,天启帝朱由校冲年继位,朝中党争更加激烈,甚至连远在关外的熊廷弼也不能幸免。他很快就被东林党派的言官弹劾下台,而东林党派的袁应泰则接替他出任辽东经略。

与具有突出军事指挥才能的熊廷弼不同,袁应泰在军事上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所以他上任不到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就被努尔哈赤看出了底细。

曾经在熊廷弼驻守下固若金汤的辽东,也陆续被努尔哈赤找到机会,安插进了后金的奸细。这之后,袁应泰更没有了与努尔哈赤一战的能力。

然而,对危险毫不知情的袁应泰还听从了朝中速战速决的主张,主动发起了进攻,这显然加快了他失败的进程。

短短的时间里,他接连丢了沈阳、辽阳等重要城池,只能带领不堪一击的明军退守到了辽河以西。深觉大势已去的袁应泰举全家自杀,将这个无法自行解决的残局丢给了朝廷。而曾经被挤走的熊廷弼,又被朝廷在忧虑中想起。

在天启帝亲自接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身为臣子的熊廷弼也不可能耍脾气,自然只能再次接下收拾残局的任务。

然而,熊廷弼没有想到的是,都已经这种情况了,朝廷竟然还以财政困难、四川叛乱为由,没有理会他求兵、求饷的诉求。而东林党人更是趁此机会,以“没有钱也能打胜仗”的名头,为自己一派的王化贞要来了辽东巡抚一职以制衡熊廷弼。

这里最可笑的是,熊廷弼要不到军饷,东林党却为王化贞谋划好了相应的军饷。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身为辽东经略的熊廷弼受尽掣肘、不得施展,而辽东巡抚王化贞反倒独率六万大军镇守广宁重镇,且军饷充足的鲜明对比。

期间,东林党人为力撑王化贞而多次奏请撤销熊廷弼在辽东的官职,而王化贞也表示说自己能在秋天之前给朝廷带来捷报。熊廷弼此时的处境之艰难已经显而易见。

然而,东林党人夸下海口的本事有,相应的实力却显然没有。面对五月份汹汹而来的八旗大军,王化贞甚至没有一丝反抗的实力,只能丢下广宁,一路向山海关溃逃。

等到熊廷弼赶来支援时,广宁已被努尔哈赤拿下。他还是老脾气,先是嘲笑了王化贞一番,最后仍然接过残部,将军民护送到了山海关。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王化贞显然要对丢失广宁一事负主要责任,但东林党人为了掩盖曾经力荐王化贞驻守广宁的举动,摆脱身上的罪责,因此开始祸水东引,在熊廷弼“支援不利”问题上泼脏水。所以熊廷弼也被送进了监狱,等待判刑。

熊廷弼在狱中呆了三年,一直在为洗清自己的冤屈而努力。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因为他彻底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当时,与东林党结怨的阉党,打算趁着这次东林党立身不稳的时候,捏造一些罪名,将其置于死地。而就在阉党之首魏忠贤思考要捏造什么罪名的时候,早年曾与熊廷弼有嫌隙的一位马姓宦官提出,可以捏造熊廷弼曾向东林党人行贿的罪名。

于是,明明和东林党不对付的熊廷弼就这么死了。

说来可笑,被他极力想要摧毁的后金政权,却在一百多后由乾隆出面,为他做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论明之晓军事者,当以熊廷弼为巨擘。读其《陛辞》一疏,几欲落泪,而以此尽忠为国之人首被刑典,彼其自坏长城、弃祖宗基业而不顾者,尚得谓之有人心、具天良者乎?”

乾隆说这番话自然有他的政治用意,是故意挑明朝的毛病以证明鞑清的“顺天应人”,可这毛病的确客观存在,那也只好任由他说了。

高务实对于明末很多官员都没有好感,甚至恶感不少,但对于熊廷弼这个人,高务实基本上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虽然熊廷弼也有他的毛病,比如脾气不好,性子高傲,尤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