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恩宪

大明元辅 云无风 1431 字 13天前

“恩”字容易解释,按照大明的习俗传统,在某人指挥下获得功勋,或者获得提拔,便可在某人的称谓之前加上一个“恩”字用于敬称,“恩相”一类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宪”字,则来源于高务实这个山东按察使衔。

按察院有好几种俗称,比如臬台、外台、霜台、宪府,而按察使也有几种俗称,如廉访、观察、大廉宪、大总宪等。

大明的按察使兼兵备,一般以“观察”作为敬称,但“宪”字毕竟是最早的设官本意,李成梁用“恩宪”来称呼高务实,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他前不久刚在高务实指挥下取得一场大功。

而且,这还避免了某些不必要的尴尬——李成梁堂堂宁远伯,哪怕是流爵,在大明的特殊爵位制度之下,那也是异常尊贵的,他来向高务实一个兵备道下跪,这虽然未必违制,但多少有些不太合适,使得两人都可能遭到非议。

但既然是“恩宪”,那就没有问题了,大明朝的文官们很吃这一套说法,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提拔、帮助过的人能够知恩图报。

不过,随着李成梁这一跪,高务实心中倒是略微生起些警惕和犹豫了。

看来李成梁在辽东虽然飞扬跋扈,但眼下可能还止于恃功而骄这个层面,未见得敢生多少异心,辽东王什么的,就算他心里敢想,平日里也不敢稍有外露。

当然,他也未必有那个胆,毕竟此时的大明九边,辽东不过其一,就算近年来稍有倚重,也远远达不到可以自立一方的地步。

更何况,大明对辽东长久以来都是以军管的形式在经营,近些年才慢慢有了些文治的表现,这就使得辽东的经济根基不是很稳,常年依靠从山海关和山东方面输血维持。

别说李成梁有意无意打造的辽东将门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型,到处都要受到文官的控制,就算真的形成了,现在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现在的大明朝又不像崇祯朝那样连续多年把全国的钱粮都砸进辽东。

可以说,李成梁要是真有自立之心,朱翊钧只要断了他的钱粮,他自己就得崩掉——那些家丁们一旦拿不到钱,只怕是不会认李成梁这个东翁大帅的,更何况朝廷两百年的正统还深入人心呢。

---------

感谢书友“书友”的月票支持,谢谢!

这个作家后台的响应速度之慢,真是让我异常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