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主力由郤氏充当主力,其余的部队进行配合,主要的辅助力量来自楼氏,由楼氏负责打造以及操控攻城器械。
攻打“房”的行动进行了半个月,成功破城并迫使守将投降。
“我们需要更多的甲胄。”
提出上述诉求的人不是郤锜或郤至,而是高固。
齐军当然参与了攻城,表现比晋军之外的部队好,摸索到了一定的攻城要素,其中之一就是认识到了披甲之士在攻城战的重要作用。
“拿得出相应的资源,自然可以得到。”楼令知道齐国谋求购买更多的甲胄是为什么,攻打莱国是一方面,更多是进行必要的储备。
楼氏并不排斥外售,卖出去一套,换取到的资源足够打造出三套,购买方可能赚了,楼氏只会赚得更多。
那样一来,其他家族列装了一人,楼氏就能够列装三人。
所以了,楼氏外售甲胄是会增强他人实力,事实是楼氏的实力增长只会更多。
“七千套,可以吗?”高固的心情有些忐忑。
以当前的时代而论,七千套甲胄不是很多,是真的非常多!
楼令脸色不变,问道:“你们以什么方式支付呢?”
钱币?目前的贸易模式,注定钱币所能发挥的价值不大。
实际上,家族与家族做生意,更多是以物易物的方式。
齐国因为有很稳定的产盐基地,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拿盐巴当货币。
“以食盐、布匹、粮食为主,如何?”高固问道。
楼令摇头说道:“我家从齐国每年都能获得大批食盐,再加上在‘盐池’获得的食盐份额比例增加,不必从齐国获得更多的食盐了。”
晋国本身有“盐池”一地,哪怕生产方面不比齐国,国内真不缺盐。
楼氏在“盐池”获得食盐的比例增加,是掌握份额的家族拿出来,换取每年从楼氏获得等价的武器装备。
因此,郤氏、范氏、荀氏每一年都能固定从楼氏得到一批武器和防具,用作他们在武器和防具上的更新和持有量增加。
“这样啊?”高固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国需要大举用兵,很难支付粮食。可以增加布匹或钱币的比例吗?”
楼令最想要的当然是粮食,只是清楚齐国确实很难用粮食支付,说道:“你们征讨莱国会有很多战俘,便用奴隶代替吧。”
高固下意识想拒绝,看到楼令的脸色,说道:“我们需要商议,才能给晋卿答复。”
齐国对莱国的渗透非常成功和严重,正式展开兼并战争之后,多数莱国的贵族会原地改旗易帜,真正需要费劲攻打的区域应该是尤水以东而已。
在那种情况之下,战争所产生的战俘数量恐怕会比较有限。
偏偏高固无法解释。
如果高固直接说战争所产生的战俘数量会很有限,不等于承认齐国早就在对莱国实施渗透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了是一回事。
承认了又是另一回事。
齐国主动宣扬渗透他国的事情,哪怕渗透的对象是东夷体系的莱国,并且莱国并未被纳入周王朝体系之内,一样会让众诸侯跳脚。
姜姓吕氏统治的齐国可不像妫姓田氏(陈氏)统治的齐国,很多事情更懂行,该避讳的事项绝对死不承认。
高固真要跟齐君环以及一众同僚好好商议。
他们能够确认的事情是,在楼氏的大力协助之下,晋国真的默许了齐国对莱国的吞并。
这件事情对齐国很重要!
即便只是晋国默许,起码不会立刻出兵干涉,乃至于狠狠地教训齐国一顿。
只要晋国不干涉,齐国很有信心可以吞并掉莱国。
至于说吞并莱国之后,齐国会不会被晋国讨伐?齐国增加了地盘和人口,尽力又赶紧进行消化,得到增强的齐国说不定有了抗衡晋国的实力。
“楚君正在北上的路上。”
一次新的会议上,晋国君臣确认了使者传回的消息。
郤锜挑了挑眉,说道:“会不会出现意外?”
根据使者传回的信息,确认楚君招之前确实受到了软禁,能够重获自由,一方面是晋国使者成功进入“郢”城见到楚君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局势对楚国非常不利。
北上的楚军没有成功驱离联军,更是发生了吴军入侵江淮一带的事情,又一次让楚国封君出现分裂。
态度强硬的一方,一众封君继续保持强硬的态度,拒不接受形势的改变。
认清现实的那一方封君,他们接受了楚君招提出的举措,愿意对外宣布去掉王号,换取跟晋国实现和平。
当然,时局变动如此明显之下,楚君招大概也不会再提晋国和楚国共享霸权的事情了。
“楚君建议在‘商丘’举行会盟。”晋君周环视众人,问道:“寡人应该答应下来吗?”
决定暂时屈服的楚国一派,他们已然无法接受在楚国的地盘上展开会盟。
如果在楚国的地盘进行那种性质的会盟,等于增加了楚人的受辱程度。
楚人可不是越人,不可能接受那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楚君招以及相关人员可别想着卧薪尝胆,不久之后就该死于非命了。
“在‘商丘’吗?太远了。”郤锜可不想去‘商丘’,之后再辗转南下征讨吴国:“选在‘宛丘’或‘新蔡’吧?”
蔡国几年前被迫迁徙,他们得到了楚国的帮助重新安稳下来,新筑的都城也就取名为“新蔡”了。
“先问一问楚人吧。”晋君周实际上不想在这种事情上纠缠。
成功让楚国去掉王号,哪怕他们关门自萌,只要楚国宣布去掉王号,晋君周达成无数先辈没有取得的成就就是一个事实。
知道那会让晋国的威望获得多少提升吗?
又知不知道晋君周个人将取得多大的好处?
最为起码,晋君周办成这一件事情,他面对卿大夫可不再是全面劣势了。
在那之后,哪个卿大夫会得失心疯,敢于弑君或逐君?
不就让晋君周有更多更大的底气,来跟一众卿大夫角逐政治权力了嘛!
所以了,晋君周是最不想横生枝节,也是最渴望将事情办成的那个人。